北京偏好本土企業、漸向內發展 中國外企受衝擊

前進中國發展的美國與歐洲企業,已感受到北京偏好本土企業向內發展的方針;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中國至今仍嚴格限制入境,使企業遭受雙重衝擊。

上海美國商會(AmCham Shanghai)23日發布的一份年度報告指出,接受調查的338間企業中,45%表示中國嚴格管控外商進入,對營運造成負面影響,超過25%企業表示獲利因此降低。

自2020年3月起,為防堵新冠肺炎疫情,國際旅客更需政府特別核准才得以入境,入境後隔離最多28天,簽證核發也相當有限。美國商會理事會主席李曼(Jeffrey Lehman)表示,這導致跨國企業難以讓員工前往中國,尤其是評估當地市場的公司高層,或擁有關鍵工程技術的專業人員。

今年的調查約有一半企業認為,中國政府強烈或某種程度上偏好本土企業,高於去年的47%,情況在科技軟硬體、製藥、醫療器材以及生命科學等產業更為明顯。

儘管如此,企業對未來五年前景的樂觀程度,在連續兩年下滑後,今年卻呈現上升趨勢;70%企業預期未來三至五年在中國的營收,將超越其他地區。

中國歐盟商會的報告也指出,必須注意國有企業將在中國經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商會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表示:「中國極力在成長與控制間取得平衡。但現在,控制的重要性已超越成長。」尤其在醫療器材與消防裝備的採購上,官方更存在「購買中國貨」的政策。

歐盟商會報告也指出,中國強調國家安全與自給自足的方針,使內需成為經濟成長動能,邊緣化外國企業,最終可能傷害長期經濟發展。

中國希望一改過去極度仰賴海外投資、人才和出口的方針,但也因此導致國內企業淪為配角。但歐盟商會認為,政策的轉變可能使海外直接投資減少,導致創新動能趨緩。

海外企業更可能遭受地緣政治和國族主義因素,如同捲入新疆棉風暴的H&M遭抵制。上海美國商會調查也發現,13%的零售業者表示考量抵制問題,考慮減少在中國的投資。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1夜闖進23名偷渡客 德州牧場主人大怒
股價暴跌、失就業機會…美若爆債務違約「無人能倖免」
紅藍卡92億帳單 疑不當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