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來的 30 塊巨型冰放在倫敦街頭──是推廣環保,還是打卡展?

作者:國際譯開罐

台灣今年的冬天似乎不太冷,地球另一邊的英國倫敦街道上擺放了二十多個巨型冰塊,藝術家打算把平常只能在電視上的看到「北極融冰」,放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讓人們親身體驗融冰的過程,企圖喚起大家對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

這個公共藝術裝置由北歐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 )和地質學家 Minik Rosing合作共同完成,命名為「冰錶」(Ice Watch)。這些冰塊每個重量在 1.5 到 5 噸之間,是從格陵蘭島的 Nuup Kangerlua 峽灣運來的,大部分放在位於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美術館,另外有 6 個放在倫敦市中心的彭博總部。

24 個大型冰塊佈置的方式就像是時鐘,一圈有 12 個等距排列的冰塊。走進「巨冰陣」當中,你不但可以用手直接觸碰百年歷史的冰,還能嗅、舔、爬,甚至用耳朵聽冰在慢慢融化的「嘶嘶聲」。每一個冰都是與眾不同的:一些是粗糙的塊狀,另一些則是呈現自然雕刻的形狀。

冰塊的壽命取決於未來幾天的天氣。氣溫愈暖,它們就愈快消失。

埃利亞松在接受英國《衛報》的訪問時表示,「我研究了行為心理學好一段時間,特別是針對經驗的後果。」「體驗某些事代表著甚麼?它有沒有改變了你的行為?數據顯示,其實只有一小部分在體驗後會產生變化。」「因此,為了要應對氣侯變遷而需要創造的行為改變,我們就必須將這些數據情緒化,使其物理上有形。」

每個冰塊都是從格陵蘭冰蓋上脫落後而流入大海,之後於 Nuup Kangerlua 峽灣被拖吊到陸地,再用大型冰凍貨櫃運到英國。Rosing 笑說,其實就和你買冷凍蝦送到自己家裡冰箱的過程一樣。埃利亞松認為,這個計劃的重點是互動體驗,「轉過身來,爬上它,聽聽它!」

泰特現代美術館說,「雖然我們可能有看過融化冰蓋的照片,但卻很少有對這些事有物理性的經驗。」

這個公共藝術裝置的誕生顯然地和聯合國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有關── 氣候議題緊迫且重大,全球變暖將引爆氣候和生態環境災難。報告指出,人類只剩 12 年來遏制氣候變化,否則按現在各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地球最快會在 2030 年突破 1.5 攝氏度的「升溫大限」。

為宣揚環保而做的展覽其實也有碳排放

雖然這個裝置藝術在當地引起了一定的話題熱度,也有很多人特意前來拍照。不過,也有其他聲音提出質疑,這次展出冰塊在收集、冷藏、運輸過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是否合理,又額外產生了多少「溫室氣體」?也有網友評論說,「這顯然是不知道天氣和氣侯有何區別的藝術家。」

面對這樣的問題,埃利亞松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有碳足跡排放,包括我們應對氣候變化所做的事情。」他的工作室為了儘管減少在運送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便和非營利環保組織茱莉的單車」(Julie’s Bicycle)合作。目前,該組織正在撰寫是次藝術裝置產生之碳足跡排放的完整報告。

這項計劃是由前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的慈善組織 Bloomberg Philanthropies 贊助。彭博也發推特表示,「公共藝術提醒我們,能夠以一個不同且大膽的方式來思考。

無論這次展覽是否真的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又是否能進一步改變不同國家應對氣候變遷所提出的政策,大自然一直以來都是埃利亞松作為具有環保意識的創作主題。這項冰塊裝置其實就早在 2015 年時在巴黎萬神殿廣場(Panthéon)展出過,為了響應當時在法國巴黎召開的氣候峰會,埃利亞松同樣與Rosing 合作。不過當時展出的冰塊只有 12 個。

除此之外,埃利亞松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可算是 2003 年在泰特美術館展出的「天氣項目」(The weather project)。一輪由 200 多個燈泡組裝而成的「人工太陽」,並通過巨大的半圓形反光鏡呈現出一個耀眼的發光球體,掛在高 25 米的室內畫廊內,四周瀰漫著橘色的霧氣,營造出一種彷如置身電影中的昏黃末日感。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區別但平等?」──從《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看同性議題公投之爭》,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聯閱讀】
美術館只是「打卡聖地」嗎?──加拿大醫生首開「藝術處方」,來一趟療癒之旅吧!
島國們的「塑膠戰爭」:台灣政府下令限塑,英國女王積極響應「最後一根吸管運動」

作者簡介:

換日線編輯團隊,每周編譯國際新聞、挖掘台灣主流媒體較少關注的區域與題材。歡迎來信告訴我們,你想讀到什麼樣的故事。

更多論壇文章
假新聞殺人還是無能長官殺人?
賴清德的選擇
交通部觀光局何不正名為「觀光補助局」
人氣王退駕 令人傻眼的小內閣
賴清德若面對太陽花,不會下令驅離?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