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版侏儸紀公園 你所不知道的溫血恐龍

阿拉斯加大學北方博物館。(圖:取自阿拉斯加大學北方博物館官網)
阿拉斯加大學北方博物館。(圖:取自阿拉斯加大學北方博物館官網)


有人說「失去的最美」,應用在生物上似乎也是如此。已經滅絕的恐龍總是激發人類想去進一步了解、甚至還原牠曾經存在的世界,就如同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一般。然而,事實有可能顛覆人們的想像,而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真正的侏儸紀公園場景或許是在北極,至於恐龍是冷血動物的說法只是誤會一場。

誤會大了!恐龍可能不冷血

人們對於已在地球上滅絕的恐龍總有著各式各樣的既定印象,例如從酷似爬蟲類的外型看來,認定恐龍一定是冷血的變溫動物,而牠們的體型如此巨大,也被認為代謝應該相對緩慢。不過,恐龍是「冷血」殺手的論調,近年來已經逐漸遭受挑戰。

2020年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分析恐龍的蛋殼化石,透過觀察化石內的炭、氧原子排序,推算出恐龍媽媽的體溫,結果發現,多數恐龍的體溫都比外在環境來得高,顯示恐龍冷血的說法可能是誤會一場。

如今,這種新論調獲得進一步支撐。美國「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6月刊登研究指出,在阿拉斯加最北端發現的恐龍寶寶化石,顯示這種史前生物終年生活在北極,而且可能是溫血動物。

電影侏儸紀公園選錯場景?

當你想像在電影「侏羅紀公園」看到的恐龍棲息地時,腦海中大概會浮現出充滿翠綠植物、炎熱又潮濕的地方。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史前爬行動物也曾在寒冷的氣候中嬉戲、甚至遠至北極。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阿拉斯加大學北方博物館(University of Alaska Museum of the North)館長德魯肯米勒(Pat Druckenmiller)說,這些約7千萬年前的化石,來自至少7個種類的恐龍,牠們有的孵化了、有的還在蛋裡。過去科學家未曾發現恐龍的巢穴在如此北境的證據,這項研究有助於顛覆從前認為恐龍是巨大冷血爬行動物的假設。

為什麼恐龍可能不是冷血動物?德魯肯米勒表示,如果這些恐龍要繁殖的話,就要在當地過冬,而且勢必得因應一般認為和恐龍要存活並不相當的生活條件,例如冰凍和大雪。

因此,要想在北極黑暗的冬天生存,這些恐龍就不能像蜥蜴那般靠曬太陽來溫暖身體,「牠們有一定程度的溫血性」。

溫血的恐龍和人類更接近?

這些化石的發現地點,是在阿拉斯加北坡(North Slope)科爾維爾河(Colville River)的陡峭山崖,科學家計算當地的年均溫約為攝氏6度,這意味著冬季會降雪。在白堊紀時期,這裡1年中有長達4個月的完全黑暗期。

這個被稱為「王子溪組」(Prince Creek Formation)的發現地,對現代了解古生物學至關重要。其他科學家也曾在此發現馳龍科(dromaeosaurid)恐龍寶寶的顎骨,並在去年發表於PLOS ONE期刊。

研究的共同作者、南方衛理會大學(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古生物學家菲歐里洛(Tony Fiorillo)說,這種肉食性小恐龍可能只有小狗一般大小,不能長途跋涉。他表示,這項新研究強化了恐龍常年生活在北極的可能性,因此不可能是冷血動物。

事實上,了解這些巨大的陸生動物是科學界至關重要的事情之一,知道恐龍是冷血或溫血將改變人類對牠們的認知、並了解到當年恐龍是如何與環境互動、甚至最後是如何滅亡的歷史。身為在大自然殘酷演變中倖存的人類,讓世人更加了解這個曾經的史前地球霸主,應該是我們對恐龍唯一能做的事吧?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研究:彗星撞地球造成滅絕前 恐龍已出現衰退
國旗海洋浮球今前進北極 中大啟動台灣前所未有觀測
澳洲發現新恐龍 探索昆士蘭5考古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