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未完成,黃華成》 回探臺灣前衛藝術先鋒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臺北市立美術館《未完成,黃華成》今日開幕,這檔藝術家研究展回探臺灣戰後現代藝術的指標人物,以黃華成遺留手稿、工作文件、史料研究為主軸,藉由繪畫、書封設計、影片、舞台裝置,呈現跨域創作的多方思維,黃華成不僅顛覆1960年代藝術觀,即便離世24年,風格依然前衛,影響力持續發酵。

策展人張世倫表示,「未完成」有幾項意義,一則指受限時代,黃華成創作潛力未能完全發揮,再者黃華成在藝術史的定位尚未清楚確立,此外受限於資料匱缺,黃華成創作理念的重訪仍處於「未完成」的進行式。

黃華成(1935-1996)生於中國南京,1949年舉家遷至臺北定居,1954年進入臺師大藝術系,在學期間展現獨樹一格的藝術觀念,1958年畢業後,旋即踏入現代藝術創作。

黃華成創作橫跨繪畫、廣告、文學、設計、現成物、裝置、觀念藝術、戲劇、電影,他是《劇場》季刊核心成員,他的設計概念、實驗電影、劇作《先知》與《等待果陀》的公演事件,公認為臺灣現代戲劇重要里程碑。

黃華成曾創立成員僅一人的「大臺北畫派」,創新概念與不妥協態度,成為臺灣戰後前衛藝術的先鋒,也是1960年代藝術圈謎樣的傳奇人物;1970年代黃華成專注書封設計,開創運用現成物拼貼、攝影手法表達書籍的意象與概念,以大膽新穎的風格為臺灣書封設計開闢新方向。

張世倫指出,策展團隊在臺師大倉庫找出3張黃華成學生時代的畫作,可視為接受美術科班教育的原點;在缺乏足夠「真跡」的限制下,以僅存、保留的3件原作為起點,將其參與各類活動為史料支點,探索當年文藝青年在現代主義氣氛下創作的集體實踐,也嘗試彰顯黃華成突出破格、持續翻新、顛覆擾動、實驗辯證的前衛精神。

在原件匱乏的情況下,攝影家張照堂曾為黃華成的摯友,也是時代見證的角色,他擔任歷史諮詢,也是史料提供者,其珍藏的檔案文獻,得以還原藝術家在歷史情境的真實面貌。

張照堂表示,1995年黃華成病重在床,拿出2個裝有手稿、筆記、創作的袋子,請他幫忙拍成幻燈片做一個告別展,藉此解說理念、人生、藝術觀,展覽結束不久,黃華成便離世。

2017年藝術家蘇育賢曾以《石膏鑼》重新演示黃華成重要劇作《先知》(1965),向其致敬,也這次展覽呈現,引領觀眾穿越時空了解黃華成對於「前衛」的詮釋,該展也復刻黃華成臨終前所作「大臺北畫派三十年」發表會現場,聚焦藝術家凝視生命盡頭的重要時刻。

值得一提的是,黃華成1967年實驗電影《生之美妙》,由攝影家莊靈主演,原片已佚失半世紀,籌展期間由「國影中心」同仁意外尋獲,這次進行睽違半世紀的特別放映,這部電影與劇作《先知》互為表裡,象徵1960年代文藝青年的精神狀態與心靈世界。

北美館《未完成,黃華成》展場,試圖還原1966年臺大校園裡現代詩展的場景。(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未完成,黃華成》,主題「電影實驗的未竟想像」展場陳設。(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未完成,黃華成》,主題「大台北畫派一九六六秋展」展場陳設。(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未完成,黃華成》展場,主題「大句點」陳設。(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未完成,黃華成》展場,主題「《劇場》的劇場」陳設。(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未完成,黃華成》展場,主題「書封設計的一代名家」陳設。(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未完成,黃華成》展場,1965《先知》劇照。(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未完成,黃華成》展場,1967實驗電影《實驗002》劇照。(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未完成,黃華成》展場,1958《靜物》油彩。(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