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拚碳市場 中美同調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25日在大陸「《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針對「碳中和」提出看法,在「十四五」規畫建議中已寫明要更大力道發展和運用碳市場,認為從金融角度來講,碳市場本身也是一個金融市場,需要資金轉換和風險管理,並可發展有關的金融衍生產品。加上美國準總統拜登日前已宣布,就職後將返回巴黎氣候協議,凸顯中美將走向共同減碳的道路上,更凸顯出碳市場潛力巨大。

為如期實現大陸「碳中和」排放目標,周小川表示,首先應明確實現碳排放的依靠機制。但依照過去經驗,光靠過去傳統的任務分解方式恐怕是不夠,當缺乏激勵機制往往造成目標得不到落實,認為要祭出更大力道的發展和利用碳市場。

發電行業 擺脫石化能源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將在2060年之前達到「碳中和」。對此目標,周小川認為回頭看到大陸要實現「碳中和」任務,要為眾多的參與者提供可測算、可做計畫的參數。這意味國民經濟中可能有相當一部分行業和機構、企業都需參與進來。

例如能源行業特別是發電行業,必須大幅提高電力能源比重,全面擺脫石化能源,同時交通運輸業及與一些中等排放量的行業機構也要覆蓋到。

另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財經網引述周小川指出,當前大陸部分地區已建立碳市場並進行碳排放交易,這些個別地區的碳市場跟未來全大陸碳交易市場的關係也需探討。如果各個市場設計不同、中間又沒有聯通機制的話,那形成的碳排放價格可能就不一樣,將不利整體任務的推進。

金融市場 銜接碳市場

周小川表示,利用碳市場之後接著就會出現相應的投資金融產品,首先是跨期的金融交易會跟進來,其中主要產品例如未來的碳配額收入與未來碳配額的期貨價格,通過金融市場轉變成當前的投資。也就是用未來的碳減排或碳沉降所能達到的收入支持當期的投資。

同時,在投資和投資見到最終效果這個期間,會有很多風險,而風險管理也主要是依靠金融市場,這些特性都顯示金融市場比較容易和碳市場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