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臉時代/疫情下的難題‧環境的衝擊

COVID-19疫情於2020年初突然爆發,當人類群起抵禦病毒的侵襲時,環境也難逃這場戰爭帶來的傷害。疫情衍生了各類廢棄物,生活型態改變也導致垃圾量成長;疫情過後,不但這些「垃圾債」得清償,更要汲取經驗,未來若再面臨類似挑戰,該如何不讓環境成為犧牲品。

疫情突襲 環保倒退

根據國外的研究,COVID-19疫情自2020年開始至2021年8月,全球共產生超過800萬噸與防疫相關的塑膠垃圾,台灣當然也無法置身事外。在2020年初出現首例COVID-19病例到2021年5月爆發社區大流行、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後,雖然人流、車流大幅減少,經濟活動頓時驟減,產出的垃圾卻未曾減少。

『(垃圾車聲音)』

一包包的垃圾丟進垃圾車,清潔隊員彎腰、接過,再彎腰、再接過,這2年多來,從國外入境的居家檢疫者、被匡列為密切接觸的居家隔離者、確診隔離的居家照護者,以及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製造的的防疫廢棄物倍數成長,2020年每月平均185公噸,到了2021年,翻倍至388公噸,2022年再倍增至716公噸。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許智倫說:『(原音)我們持續在監測,這個跟疫情、跟人數都有關,尤其最近因為很多是無症狀或輕症,但是他都還是會排出。前一個時間,雖然沒有那麼多確診的數目,但是從境外回國,他就會有一些隔離檢疫,所以不一定是確診的人多,防疫廢棄物就多,你隔離的多、檢疫的多,那個跟人數有關,所以這個我們都持續在看。』

必要之惡 你能不戴不篩嗎?

疫情期間不離身的防疫必備品--口罩更是這2年多來最壯觀的「新興垃圾」,根據「綠色和平」的統計,光是2020年2月到5月,短短3個月內,台灣生產及使用的醫用口罩達13億片,若以一片口罩重量4公克計算,重量高達5千多公噸,足足要1千多輛垃圾車才載得完。

除了口罩外,隨著疫情演變,「你快篩了嗎?」成為親友間的問候語,一片片塑膠檢測卡匣都是額外的垃圾,但為了防止病毒快速傳播,也只能選擇妥協。「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唐安說:『(原音)像快篩試劑,口罩也有一點多多少少是這樣的情況,就有點像醫療廢棄物,其實它也很多都是必須要用一次性的、無菌的,其實這個真的就是在面對疫情或是這種防疫的期間,它就是必要之惡。』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唐安。(劉品希 攝)

疫情加重醫療負荷,在嚴峻時,各醫療院所都滿載,醫療廢棄物在這2年也逐年增加。根據環保署廢管處統計,2021年比2020年增加12%,2022年則比2020年成長15%。

疫情期間消費習慣改變 紙餐具、紙箱用量大增

疫情除了產生直接的防疫廢棄物與醫療廢棄物,也因為大幅改變民眾的生活與消費習慣,飲食大量外帶外送、實體消費改為網路購物,使得資源性垃圾逐年攀升。根據環保署統計,資源性垃圾由2019年502萬公噸成長至2021年566萬公噸,其中以紙餐具的增幅最為顯著,幾乎是翻倍成長。在疫情前,2019年紙餐具垃圾為9萬公噸,2020年疫情爆發後,紙餐具垃圾量暴漲至17萬公噸,2021年也將近17萬公噸。

紙餐具雖稱做資源回收垃圾,但許多大樓物業管理並未加以分類,而是當作一般垃圾處理;即便回收,也受限於國內脫膜技術處理廠不多,能真正走入系統的數量也相當有限。唐安說:『(原音)如果你是拿給這種縣市政府的清潔隊,他們是會收的,但是後面去了哪裡,這些是他們沒有辦法掌握的,因為要看它有沒有回收的價值。所以可能在私有的一些物業,比如說大樓的管理員或者是一些公司行號,有可能他們會覺得這些後面的處理成本比較高,可能他前端就直接不收。』

紙餐具成長比例驚人,網購所產生的包裝紙箱數量也不容小覷。根據環保署統計,紙箱用量從2019年236萬公噸成長為2021年的264萬公噸,雖然增幅不如紙餐具,但總量可觀。

另外,在COVID-19疫情初期還有一個特殊現象,由於對病毒的未知,認為「把所有東西都包起來才安全」,因此靠著層層疊疊的塑膠包裝降低恐懼,這也在無形中造成環境的負荷。唐安說:『(原音)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其實大家會很害怕是不是很多東西會透過食品的接觸或者是物體的接觸,疫情的病毒會不會透過這些物品去傳染,所以其實一開始大家蠻恐慌的,所以你就會看到比如說很多超市的商品或市面上的商品通通用包裝包起來。可是其實慢慢、慢慢其實其他國家也後來發現到說它其實主要的傳播途徑是我們面對面這樣口沫之間的傳染、飛沫傳染,並不是透過這些物品的傳播,也發現到根本沒有任何案例是因為這樣子而得到新冠病毒的。』

疫情終會過去 別讓垃圾留下

COVID-19疫情已肆虐2年多,隨著變異株不斷出現,國際疫情再度升溫,台灣也預估會在8月中下旬再掀一波流行。即使疫情尚不見盡頭,但終會有結束的一天,而有些環境破壞卻不可逆,也因此,政府決定加速推動各項垃圾減量措施。

面對後疫情時代,環保署訂出明確指標,首要之務便是全面推動循環箱。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副執行秘書魏文宜指出,目前已在推動的是網購包裝減量,環保署籌組網購包裝聯盟,由業者自發性加入。聯盟訂出減量指引,包括規定包材的重量、膠帶的形式與用量,甚至要求紙箱必須使用100%回收紙漿製成,目前已收到一些成效,2019年網購商品每件包裝材的平均重量為0.322公斤,2021年已下降至0.261公斤。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副執秘魏文宜表示,推動循環箱是疫後首要之務。(劉品希 攝)

除了網購包裝減量,環保署也試著推動使用循環箱。魏文宜說:『(原音)就是我用循環箱去當作包裝,然後讓循環箱從網購平台出貨,出貨完之後,消費者拿到這個包裹之後,能夠再把這個循環箱再把它循環回去,利用逆物流的方式,或者是定點的方式,把循環箱把它收回去。去年我們的循環箱的循環回來有一些些突破,這些突破最主要是店到店的方式,我們已經建立那個模式,可以有90%以上的循環回來;至於說店到消費者的部分,也有一點點的成長。』

為了擴大循環箱的使用範圍,環保署正研擬將其明文入法,希望透過法律約束,讓循環箱的使用能更快速地普及化。魏文宜說:『(原音)第一個,網購平台的業者必須要去做一些程序上的改變,標準作業程序上的改變。第二個,必須要去跟物流業者談,我要怎麼樣的一個箱子,還有我要怎麼樣一個路線是比較減碳的,而且是比較快速的、而且比較省成本的,所以這個物流業者必須要去談。再來第三個,消費者收到這個東西的時候,我可以去哪邊還這樣的循環箱,所以這個部分必須要去做多面向的溝通。』

環保署也已從公部門著手減用紙餐具,從去年起便要求公家機關、學校在辦理訓練、活動及會議時,不得使用瓶裝水與一次性餐具,並希望透過「以公帶私」的方式,進一步號召私部門響應。這套模式也推廣至全台10多個環保夜市,在環保夜市中,攤商僅提供非一次性餐具,有些縣市更進一步推動地方商圈禁用紙餐具。

『(原音)我要一杯珍奶,微糖微冰。(店員:好,這樣就好嗎?會員、袋子、載具有需要嗎?)載具。(店員:好,這樣55元。)』

環保署在疫情後的另一大工作重點則是飲料杯減量。台灣人愛喝飲料,每年約使用40億個一次性飲料杯,環保署推動四大連鎖業者實施自備飲料杯折5元,新制已於7月1日正式上路,預估將有2至3成民眾改為自帶飲料杯,一年將可減少5.8億個一次性飲料杯,相當於減少7,700噸垃圾。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執行秘書王嶽斌說:『(原音)7月1日開始,連鎖的飲料店、便利超商、速食店、還有連鎖的超級市場,對於消費者自備環保飲料杯,要提供(新台幣)5元的差價優惠,就是消費者跟業者一起來分攤我們過去使用一次用飲料杯、對環境的負擔。那自備環保杯對消費者而言,他會有五大好處,第一個就是省5元、第二個就是減廢、第三個就是減塑、第四個就是減碳,那第五個就是拿自己的杯子基本上就比較衛生。』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執秘王嶽斌說明自備環保杯可享優惠。(環保署提供)

資源回收垃圾也是垃圾 源頭減量才治標

在疫情期間明顯成長的資源回收垃圾雖可回收,但終究是垃圾,以紙餐具而言,回收之後,必須先清洗,清洗後要散漿、再製成紙漿,過程中耗水、耗電,因此,從源頭減量才能釜底抽薪,達到垃圾減量的目標。另外,環保署也正在研發升級,希望在資源回收的過程中,能將資源再利用最大化。魏文宜說:『(原音)我們也希望我們回收來的這些資源垃圾都能夠真的變成資源,所以這個部分也是我們目前正在推動的事情,所以我們有透過很多的研究發展計劃,然後去研發那個技術,讓那個技術能夠工廠化,然後讓整個事情能夠提供一些誘因,或是提供一些法律的規定,讓資源的循環能夠發展得更快,這是我們想要做的事情、正在做的事情。』

疫情只有衝擊? 碳排「逆勢下降」

COVID-19疫情對環境的衝擊無庸置疑,相較於垃圾量顯著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卻不增反減。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副處長黃偉鳴指出,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2020年因受到疫情影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為5.4%;而在台灣,2020年的碳排量也的確持續下降,但目前還無法證實碳排減少究竟是因為疫情,還是來自溫室氣體減量工作奏效。黃偉鳴說:『(原音)其實我們目前整體排放量還是相較於我們原來設定的2005年來看,它的排放趨勢還是下降的,我們還是持續下降的;也就是說,是不是因為疫情的影響讓它下降,或者是我們溫室氣體減量的工作推動的下降,這些都有可能,不過我們的排放趨勢是下降。』

不過,全球疫後經濟反彈是必然,屆時是否會對逐漸減少的碳排量造成衝擊?黃偉鳴不太擔憂,他認為,溫室氣體減量是長期工作,短期波動難以撼動這個趨勢。黃偉鳴說:『(原音)那短期的波動可能會有影響,但如果長期,譬如說你已經開始一直在布建綠色能源、低碳能源等等,所以你長期有這些低碳能源或者是一些再生能源的布建,就比較不會受到這種短期的衝擊,因為將來你提供的能源都是一些再生能源的話,其實就沒有碳排的問題,如果你的需求增加,我的提供還是再生能源,所以就沒有碳排的問題。』

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副處長黃偉鳴不擔憂疫後經濟會衝擊碳排減量。(劉品希 攝)

我們從這次疫情中學到了什麼?

COVID-19疫情初起時,全球都陷入恐慌,採取各種圍堵措施,環保意識只能先擺在一旁。而台灣,在一陣兵荒馬亂後,正確的防疫之道已漸漸聚攏成形,此刻該試圖在疫情與環保間找尋平衡點。即使有些傷害無法避免,仍必須思考如何亡羊補牢、將傷害減至最小,從這次試煉中找到繼續前行的方向。唐安說:『(原音)我覺得這樣的經驗其實就很好的可以去讓之後如果…,疫情也許還會再繼續可能幾個月吧,或是也許之後會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我們就知道我們其實不需要在一開始就很大量的去使用這些一次性東西,因為它到最後都會變成是廢棄物,我覺得其實這個就是一個很好的經驗學習吧。』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MIS-C個案年齡層翻轉 5歲以下幼兒佔6成
估8月中下旬爆BA.5流行 王必勝:單日確診恐達5萬例
今增22983例本土病例、306例境外 57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