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共讀。贏家的詛咒

 

前言:「南北共讀」專欄是由位於台灣南北的兩位朋友陳一銘和吳仁麟共同經營。陳一銘在台南,吳仁麟在台北,兩人針對同一本書來分享,在不同的生活情境和風土中交流心得。

 

 

這次閱讀的是「贏家的詛咒」(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55226)

每週專欄,陳一銘都會精心製作了約20多頁的簡報,若要免費索取簡報,只要到「南北共讀」臉書粉絲團按下「愛心」回應,就能收到簡報下載連結。

 

 

「不理性才是最大的理性」

 

 

吳仁麟(台北)

 

 

行為經濟學是和傳統經濟學唱反調的科學,認為人在面對各種交易的時候根本是不理性的。

 

 

傳統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是說,因為資源有限慾望無窮,所以人在進行各種交易時會用最小成本追求最大效益,充分發揮精打細算的理性。

 

 

芝加哥大學學者賽勒(Richard Thaler)一直被學術界視為行為經濟學的開山始祖,他從1980年代開始就用各種研究來證明人的經濟行為是不理性的。「贏家的詛咒」是他在1992年出版的第一本書,裡面的研究,到今天都還是世人理解行為經濟學的經典案例:

 

 

案例一:「孤注一擲」,賭場裡,手氣不順的賭徒輸了一整天之後,總是會拿一大筆錢押在勝算最小(賠率最大)的賭注上,以求翻本。

 

 

案例二:「弊帚自珍」,即使是破掃把也是自己家裡的好,付200美元買到的超級盃美式足球門票,但是要賣出去時,開價至少400美元。

 

 

案例三:「從眾心態」,被問到是否要去做某件事情時,最後的行為表現可能會跟其回答一致,回答會影響後續行動。如果要提高投票率,只要在投票前一天問人們是否會去投票,便可以增加前往投票率25%。

 

 

試著想像,地球上第一個行為經濟學家在1992年是如何寫出這樣一本書的。這本書出版10年之後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也是位行為經濟大師)拿下諾貝爾,行為經濟學才真正確立在學術江湖的地位。而開山始祖塞勒卻一直到2017年才拿下諾貝爾,距離這本書出版整整25年。

 

 

那時候地球上該沒有人聽過什麼叫做行為經濟吧,然後又選了「贏家的詛咒」這樣讓人玩味的書名,說許多贏家其實是輸家,而輸家也往往是最後的贏家。

 

 

塞勒 (Richard Thaler) 做了一個實驗,把紐約交易所五年來表現最好和最差的 35 檔股票分成兩組觀察三年股價,結果發現,輸家組合竟然跑贏了贏家組合。

 

 

這個研究說明了股價和人性之間的微妙關係,當一支股票的股價漲了,就會吸引大批人追者買(所以股價就會漲得更高,因為需求一路增加);相對的,一支股票如果跌了,就會讓人急著賣掉(所有股價會跌得更慘,因為供給也一路增加)。這種不理性的市場行為,就是所謂的「贏家的咀咒」。

 

 

更細節的說,所謂「贏家的詛咒」,最早指的是在拍賣場中競拍的贏者可能會虧損。也就是說,某項資產在受到追逐購買後,會被高估,如果你以極高的價格買入,就很難賺到錢,甚至虧錢。

 

 

在競價拍賣會場中,主要是由出價最高的人得標,而贏家之所以願意出這麼高的價錢,主要是由於其預計這個物品能帶來更高的價值;在這樣的情況下,會讓出價最高的贏家受到詛咒。(所以在各種拍賣會或標案時,得標者的出價往往會高出第二名很多)

 

 

贏家的詛咒的說法也常被用到企業的併購案裡,主併公司往往過於自信,高估被併公司的價值,進而使得股價受這不理性行為的影響,因而會有股價異常的波動現象。後來「贏家咀咒」這名詞,就常常被用來說成是為併購必勝的決心付出過高的代價。

 

 

三十多年來,種種的劇情都為行為經濟學鋪墊出了橫空出世的氛圍,一直到今天,知名的行為經濟學家已經成為全球財經界和政界共同膜拜的偶像,因為這們新興學問為決策科學提供了豐富的養分。

 

 

但是,仔細想想,在交易這件事情上,到底什麼樣的思考才是理性?

 

 

1982年9月,當時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訪問北京。在與鄧小平會晤時,藉着重創阿根廷奪回福克蘭群島餘威,想和中國談條件,說香港的主權可以還給中國,但是治權還是給英國比較好(也就是中國當董事長,英國當總經理)。

 

 

當時中國經濟剛要起飛,很多事要靠國外幫忙,國內也百廢待舉,和香港榮景落差甚大,實在不是收回香港的好時機。再加上英國態度非常強硬,甚至揚言不惜動用武力,這件事業鄧小平的成本顯然相當高。

 

 

鄧小平對柴契爾夫人噴了一口煙又吐了一口痰說:「我們中國人的祖宗牌位是不能拿來談判的」,這話說完也確定了香港毫無懸念的在1997年回歸。

 

 

老鄧當年這樣的決定是感性還是理性?

 

 

也許,對人這種動物來說,感性往往就是最大的理性。要不然,也不會發生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為了陳圓圓去開了山海關大門引清兵入關了。

 

 

.......................................................

 

 

「偏好是什麼?在決定前,它什麼都不是」

 

 

陳一銘(台南)

 

 

贏家的詛咒一書,是理查賽勒(Richard H. Thaler)的專欄文集,共分13篇,解釋了各種從傳統經濟學模型無法解釋的行為。理查賽勒的三部曲中,這部可以說是行為經濟學的奠基讀物,當中有許多基礎實驗,但相對來說有較多的數據與圖表,需要一些金融與統計的知識,若是非相關產業讀者,只要知道結論即可。我都會將結論放至簡報中。

 

 

幾個書中經典行為經濟學的案例,只要能夠讀懂,其實就能掌握行為經濟學的關鍵:

 

 

一、最後通碟博弈(賽局)

 

 

規則描述:給予分配者10元,另一位玩家伴演受分配者。由分配者任意分配金額給受分配者,如果接受,則照此分配進行。如果不同意,則兩人都沒錢拿。

 

 

照理性人的行為,受分配者不管接受到多少金額,此博弈都能進行,因是無償獲利。

 

 

結果:一、多次重複賽局下來,分配者會趨向五五開。二、受分配者會拒絕污辱性的分配。

 

 

「我拿不到的,你也別想拿!」

 

 

二、損失厭惡、稟賦效應、現狀偏差

 

 

規則描述:丟一枚硬幣,猜正反面,猜中得10000元,沒猜中損失10000元。你會參加這樣的賭局嗎?或是要怎樣的賭注分配,你才會想參加呢?

 

 

照理性人行為,其實這樣的期望值是0,不影響參加意願。

 

 

結果:實驗證實,大部分人對於「損失」較為「得到」敏感,而且約是兩倍。也就是說,對同一件事情而言,失去的痛苦大於得到的快樂。

 

 

「先給予,再奪走」會比「先奪走,再給予」痛苦兩倍。

 

 

三、跨期選擇

 

 

規則描述:接到電話彩票獲得100美元。現在有兩個選擇:立即領取現金,或是一段時間之後領得更多的錢。如果要等一個月,願意等待增額是多少?如果金額5000美元,你的回答會如何?

 

 

照理性人行為,當答案5000美元,要等於100美元乘以50。

 

 

結果:根據時間越長,越想要馬上現領,而金額越小, 越想要現領。

 

 

「消費者都是短視的,不理性的。遇到越長期的選擇越難作出真正合理的決策」

 

 

四、心理帳戶

 

 

規則描述:預先買了一張電影票,出門前發現電影票不見了,請問會再買一張然後去看電影嗎?換個情境,已經到電影院門口,發現電影票不見了,會再從錢包掏錢買一張去看電影嗎?

 

 

照理性人行為,這兩者對整體帳戶是沒有差異,總值是一樣的。

 

 

結果:經過統計第一個問題,大部份人不會。而第二個問題,卻是大部份人會。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心理帳戶配置問題,第一個問題,動用到的是「娛樂帳戶」會感覺在同一個帳戶上花雙倍的錢。而第二個問題則是動用了「日常帳戶」來買票,所以不感覺又花一次錢。

 

 

「我可以梭哈一把賭博20000美金,但我不想花2000塊買書,因為我的心理帳戶沒有這個配置」

 

 

五、贏家的詛咒

 

 

規則描述:拿一個罐子,裡面裝滿硬幣,只有你自己知道多少枚,拿去進行多人拍賣,贏者全拿,可能會得到什麼結果?

 

 

會有以下兩種可能結果:

 

一、平均出價低於這個罐子裡裝的硬幣數量。

二、贏家出價高於這個罐子裡裝的硬幣數量。

 

 

「競標贏家通常要不就是買到低於出價的產品,就是覺得產品獲利不甚滿意。」

 

 

------------------

 

 

「贏家的詛咒」一書,是理查賽勒最早的一本著作,當時的行為經濟學還處在發展階段,許多的行為都還在驗證中,所以書中也提出了一堆解釋方案與對應模型,我覺得這也是一種閱讀當時著作的樂趣,「原來這理論是這樣演變而來」。

 

 

而股票市場一直是經濟學家們檢證理論的小型實驗室。而從這實驗室中,他們發現了許多不符合標準模型的預測,也進而產生了一系列的驗證。而事實證明,人類真的並不是那麼「理性」。更讓人灰心的是,就算你知道了這些「病症」,遇到同樣的狀況下,大腦總是會驅使你作出類似的反應。

 

 

我很喜歡書中有一個對價值的看法:價值跟偏好是在誘導過程中一併建立起來(在我做決定前它們什麼都不是),這個不就量子物理的不確性原理很像嗎?你總以為你能決定你的偏好,但事實上,他只是你被誘導的結果。嗯,我們真的都不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