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專欄:誰是羅興亞人道危機的罪魁禍首

若開邦是佛教邦,而羅興亞人卻要用武力將它變為穆斯林邦,於是軍方對穆斯林展開鎮壓驅逐,遂出現了「羅興亞人道危機」。羅興雅人問題有著複雜的歷史與地緣政治因素。

在東南亞北部,緬甸在古代及中古時期,它曾是一個強國。十一世紀到十六世紀,緬甸帝國的大象軍團曾與也是強國之一的泰國對峙,近年來,泰國曾拍攝建國的歷史劇,即可看出以前緬甸人的強悍。

緬甸民風強悍,民族相互廝殺

緬甸北起中國的雲貴高原,西南到孟加拉灣,最南則到安達曼海。緬甸的領土狹長,海拔最高到二萬英尺(約六一○○公尺),平均高度三千英尺(約九一四公尺)。由於山高水長、崇山峻嶺,緬甸民風強悍。

在國家形成的過程中,緬甸許多民族都彼此相廝殺,除了人數最多的緬族,最主要的少數民族有五個:分別是撣族(Shan)、克欽族(Kachin)、克倫族(Karen)、欽族(Chin)以及卡雅族(Kayah)。這些少數民族在古代也曾形成「公國」,但在以前公國間的戰爭並不激烈,所以少數民族的關係只有緊張,並無大型的殺戮。

但進入近代史,亞洲情勢已變。一七六○年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統治了印度,包括巴基斯坦及孟加拉,這是英國的間接統治。到了一八五七年,北印度叛變,反對東印度公司,於是英國出兵鎮壓,印度遂改稱英屬印度,印、巴、孟開始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當英國占領了印度後,一八一九年到一八二四年,緬甸國王雍笈牙(Alaungpaya)開始攻占曼尼普爾邦(Manipur),他的兒子又攻打阿薩姆邦(Assam),於是緬甸與英國展開了歷史將近百年的英緬戰爭。一八八五年,英國獲得終極的勝利,緬甸成了英屬印度的一個省。到了一九二三年,英屬緬甸才與英屬印度分開,英國才直接殖民統治緬甸。

羅興亞人在緬甸遭受歧視壓迫,現在連印度都要驅離他們(AP)
羅興亞人在緬甸遭受歧視壓迫,現在連印度都要驅離他們(AP)

羅興亞人在緬甸遭受歧視壓迫,現在連印度都要驅離他們(AP)

緬族自我定位佛教徒民族主義

由於英國殖民統治是先印度、孟加拉,後來才緬甸,所以英國統治緬甸時,遂視印度、孟加拉人為二等人,緬甸人則是三等人。英國化程度最高的克倫人由於改信基督教,所以克倫人都反對緬族人,崇拜英國人;其次則是農林漁礦資源都分給印度人與孟加拉的穆斯林,殖民統治都有「分裂而治之」的手段。也正因此,一九三○年代緬族青年在德欽黨領導下的反英運動,強調緬族主體性,同時也反印度及孟加拉。

緬甸的孟加拉穆斯林主要是在緬甸西南部孟加拉灣的若開邦(Rakhine State),若開邦的孟加拉人都是英屬時代以特權身分移入。所以緬甸獨立後,英國人希望緬甸能留在大英國協內,但被緬甸拒絕。緬甸獨立後,緬族人即自我定位為「佛教徒民族主義」,對於當年支持英國殖民政府的撣族、克倫族以及來自孟加拉的穆斯林都相當反感。

緬甸獨立後,軍人於一九六二年政變掌權,於是各主要的少數民族都公開地成立武裝勢力反對,例如克倫族及撣族的武裝力量最大,有理由相信這些武裝力量都有英國及印度在背後支持,他們甚至組成「少數民族聯合軍」。

近來緬甸南部的若開邦羅興亞穆斯林阿塔.烏拉(Ata Ullah)在少數民族聯合軍的支持下,成立了「若開羅興亞拯救軍」(Arakan Rohingya Salvation Army, ARSA),它在八月二十五日攻擊若開邦的北部軍營與將近三十個警察哨站。這是它繼二○一六年十月後第二次軍事突襲,他們的終極目的就是要使若開邦成為一個穆斯林邦。

若開邦的佛教徒(若開族、緬族等)占了絕對多數,而現在羅興亞人卻要用武力將它變為穆斯林邦,這是典型的乞丐趕廟公。緬甸的國防軍當然不能忍受,於是對穆斯林展開鎮壓與驅逐,遂出現了所謂的「羅興亞人道危機」問題。

緬甸實質領導人、國務資政翁山蘇姬19日發表電視談話,否認緬甸對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清洗」,並表示不懼國際社會的調查(AP)
緬甸實質領導人、國務資政翁山蘇姬19日發表電視談話,否認緬甸對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清洗」,並表示不懼國際社會的調查(AP)

緬甸實質領導人、國務資政翁山蘇姬19日發表電視談話,否認緬甸對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清洗」,並表示不懼國際社會的調查(AP)

緬甸問題的中國因素

不過,若開邦的羅興雅人問題並不像媒體所報導的那麼簡單,有著複雜歷史與地緣政治因素:

一、自從十八世紀起,英國在亞洲就確定了以中國為終極目標的策略。英國占領印度、巴勒斯坦及孟加拉,其目的就是要控制佛教徒為主的若開邦。孟加拉穆斯林想要控制若開邦的新戰略,乃是若開邦有大量的天然瓦斯,緬甸政府想要將若開邦的瓦斯鋪設管線售與中國,但英國與印度、孟加拉卻要控制瓦斯;因此羅興雅問題也有一大半是英、印、孟抵制中國在緬甸的天然氣利益。

將來如果中國的勢力在若開邦擴大,中國就能透過開發若開邦,進入孟加拉灣,最後進入印度洋。英、印、孟炒作羅興雅問題也是中、印兩系統對緬甸的控制權之爭,人道只是個理由。

二、英屬印度及英屬緬甸時,放任穆斯林進入緬甸,希望透過穆斯林的大量人口移入,變相地占領若開邦,取得土地與海洋資源。所以羅興雅問題乃是英屬時代的非人道暴政造成,英國人與印度人並沒有權利對一個佛教國家大量移入穆斯林,帝國殖民時代的非人道政策在先,才有了今天的羅興雅人道問題。英、印等國只得向緬甸的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施壓。

輿論加持,羅興亞穆斯林造反有理

由於羅興雅穆斯林希望以武裝力量占領緬甸土地,緬甸人當然支持軍隊的鎮壓,翁山蘇姬也不敢公開賣國,所以她只能找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Kofi Atta Annan)出來當調人,但英、印、孟擁有宣傳力,所以羅興雅穆斯林反而成了造反有理的一方。

至於英屬印度與英屬緬甸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這一點反而被人忽略。

*作者為社會觀察家。本文原刋《新新聞》1595期,授權轉載。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燒殺擄掠中,翁山蘇姬的諾貝爾和平獎章化為灰燼
閻紀宇專欄:民主女神與軍人的探戈「緬甸模式」實驗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