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新娘罹腎臟病 姊姊跨海來台捐腎救妹

從印尼嫁來台灣的37歲吳小姐,因慢性腎絲球腎炎、高血壓、慢性腎臟病,加上長期生活作息不正常,造成末期腎臟病變併尿毒症;經由友人介紹至雙和醫院就診,經評估須安排腎臟移植手術,所幸姊姊跨海捐腎,才得以讓她度過難關。 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表示,吳小姐到院時有嘔吐、呼吸喘、疲倦、吃不下、身體虛弱等狀況,經評估後,腎臟移植對病人未來生活品質及長期預後較佳,因此建議採用腎臟移植。他指出,腎臟的來源可分活體捐贈與屍體捐贈兩種,一般來說,接受活體捐贈移植的腎臟比屍體捐贈移植腎的存活率高。 執行手術的一般外科主任陳信安指出,捐贈腎臟是一項安全、成熟的手術;而腎臟移植的成功率視腎臟的來源和基因配對的多寡而定,如果是健康親屬捐贈,術後一年和三年的成功率均大於90%以上。 陳信安說,腎臟移植是目前脫離洗腎的唯一方法,術後對飲食的限制少,病人較能回歸日常生活,也對長期醫療的成本負擔較低,但術後須按時服用免疫抑制藥物和定期回診。 吳小姐在決定接受移植時,首要的考量是台灣醫療技術相較印尼來的健全,所以當自己向家人提出想在台灣換腎時,家中八個兄弟姊妹均願意捐腎,姊姊也在親友資助下飛來台灣,進行腎臟移植評估。 而腎臟移植評估須經過院內專科醫護人員總評估,確認捐腎者符合資格,像是年齡要在20~60歲之間、兩側腎臟功能都正常,不能有糖尿病、高血壓、肺結核、動脈硬化等慢性病、惡性腫瘤、傳染性疾病或是藥物成癮的人才可以動刀,最後送交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審核通過才能進行移植。 此外,腎臟是我國等候移植的器官中佔最高的,依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截至2017年12月初,有7,219人在等待腎臟移植,占等候器官移植病人9,403人的76.7%,而今年透過大愛腎臟移植僅189位。 吳麥斯也指出,國內等待腎臟移植人數過多,僅依賴大愛捐贈,仍顯不足,需求者不妨考慮親屬活體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