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大拆船廠面臨困境 拆船總噸減近350萬LDT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表示,亞洲最大拆船廠所在地印度阿朗(Alang)正面臨困境,儘管該當地在二○二一至二○二二年期間拆解更多船舶,但與前一年(二○二○至二○二一年)相比,拆解船舶總噸位減少將近三百五十萬LDT。

據阿朗拆船廠監管機構GMB數據顯示,二○二一至二○二二年期間總計有二百零九艘船舶在阿朗完成拆解,拆解船舶總噸位一千四百一十一萬LDT,而二○二○至二○二一年期間此一數字為一百八十七艘,及一千七百六十萬LDT。

GMB一位主管表示,由於小型船舶多,造成阿朗拆船廠的LDT減少。另,由於氧氣短缺及運輸商罷工,拆解活動一度停工將近四個月,更多船舶,更少LDT,是阿朗拆船廠目前所面臨一大困境。

據悉,去年四月至六月第一週,印度最西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爆發第二次COVID-19疫情大流行,由於氧氣供應被轉用為醫療使用,拆船廠被迫關閉,而在去年八月由於運輸商罷工,拆船活動受到將近一個月的阻礙。

印度拆船工業協會(SRIA)祕書Haresh Parmar指責GMB表現不佳,在政府宣布於二○二四年底前將阿朗拆船廠的能力提高一倍時,監管部門卻將租金提高三倍。

Haresh Parmar分析,與鄰國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國的拆船廠相較,阿朗的船舶回收商須遵守更嚴格的安全與污染規範,因此無法以更高的成本購買船舶,加上阿朗船廠仍未完全遵守歐盟(EU)有關危險廢物管理與工人安全規定,歐盟老舊船舶只好被送到土耳其及中國大陸拆解。

對此Haresh Parmar呼籲,印度政府需減少租金與進口稅,直到阿朗船廠完全符合歐盟規定,並與鄰國同業競爭中具有競爭力。

Haresh Parmar坦言,歐盟一個高級團隊今年十月將抵達阿朗,就處理儲存與處置設施(TSDF)、先進的工人醫院等進行審核,一旦阿朗符合歐盟規定,每年將有相當數量的大型船舶送到這裡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