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前最後記者會 孫曉雅:美跨黨派對臺一致支持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孫曉雅今(14)日主持任內最後一場記者會,孫曉雅指出,美國跨黨派對於支持臺灣的意見一致,不會因為美國11月大選的結果而有改變;而支持臺灣的自我防衛能力是AIT的優先事項,美國的軍備、武器生產在疫情期間受到影響,正在恢復中,期待未來將臺灣的軍購項目盡快交付。

孫曉雅於2021年7月起就任AIT臺北辦事處的處長,而處長職務將在今年夏天由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谷立言接任;孫曉雅今日上午在AIT臺北辦事處舉行任內最後一場記者會。

孫曉雅表示,美國與臺灣享有強健的非官方關係,AIT向來致力推動共享願景,就是一個相互連結,繁榮、安全、具備韌性,同時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地區,美國在許多共享的利益與價值上,拓展與臺灣的合作,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社會,也會持續深化美臺關係,這些都與美國的一中政策相符一致。

孫曉雅提到,過去3年的處長任內,有4大主要目標,每一項都反映美國長期以來的政策,並且在華府獲得跨黨派支持;4大目標包含支持臺灣自我防衛能力、增進全球供應鏈韌性、支持維護及拓展臺灣國際空間,以及深化美臺之間以相當卓越的經濟關係和人民與人民之間的關係。

美國11月總統大選結果是否影響臺美關係,孫曉雅說明,在美國不論是外交或國內事務,只有「對臺灣的支持」是跨黨派有一致的共識,不論屆時選舉結果為何,美國對臺灣的支持都不會改變。

孫曉雅進一步表示,美國相當歡迎總統賴清德在勝選演說與就職演說的承諾,就是承諾會繼續維持臺海和平穩定以及兩岸關係現狀,近期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與其他美國官員皆提到,美國真心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要將慣常民主的慣例,如就職典禮、選舉等,當成升高區域局勢的藉口。

對於中國近3年來對臺發動軍事演習所帶來的風險,孫曉雅強調,美國非常努力的維持臺海以及區域和平穩定,這也是持續呼籲中國,應該要停止不論在臺海、南海,還有日本周邊進行脅迫、挑釁式的行為;這些挑釁活動的本質就是危險活動,可能會造成誤判風險,並且可能演變成更大衝突。

針對美國對臺灣軍售的交付進度,孫曉雅說,支持臺灣的自我防衛能力是AIT首要目標之一,美國的作法完全符合「臺灣關係法」,以及其他長期以來美國對臺灣各項承諾指引。

孫曉雅進一步指出,雖不會提及特定案例,但可以指出在美國的製造業,包含軍事設備、武器製造等,在疫情期間的供應鏈受到影響,目前製造業的產能在恢復當中,期待未來將臺灣已經購買的武器系統盡快交付。

對於臺灣產業要如何加入美國國防工業產業鏈,孫曉雅認為,臺灣在先進製造、高科技和電子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國防工業變得愈來愈高科技,臺灣顯然可以發揮作用,無論是作為零件供應商等,但如果臺灣公司想要進入美國國防產業的供應鏈,就必須滿足各種不同的要求。

孫曉雅說,美國有各種各樣的代表團來到臺灣,關注資安、無人機等,彼此對合作都有感興趣,但臺灣企業仍然要採取一些措施,以達到美國國防工業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