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健康.長照政策 學者.族人籲納文化觀點

【Nabu孫俊憲/Iku Lo'oh張治平 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 2017-08-01 (總統 蔡英文: 未來的政府會在院的層級,來協調及處理相關事務,這些事務包括,歷史記憶的追尋,原住民族自治的推動,經濟的公平發展,教育與文化的傳承,健康的保障。) 保障族人健康權益的承諾,是總統蔡英文去年8月1號,代表政府向全國原住民族道歉內容的重點之一,如今一年過去,總統的承諾兌現了多少呢?根據原民會提供的資料,政府已爭取了長照基金約16億,以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106年到107年的3億經費,將用來投入提升原鄉健康品質。 (原民會社福處副處長 羅文敏 賽德克族: 為了要去改善部落硬體設施,包括無障礙空間,包括一些,促進運動的相關設施,血壓計等等,把文健站當作是一個部落重要核心,文健站就是一個綜合據點,它裡面可以提供簡易的醫療,可以提供托育的空間,課後照顧的空間,更重要的是,我們長者文化健康站,一個活動的地方。) 不過原住民族健康,光是透過硬體設備提升,就能解決醫療服務不足、以及缺少文化觀點的問題嗎?復興區衛生所主任認為,總統所強調的醫療體系中的文化敏感度,目前只有概念,缺乏明確標準。 (復興區衛生所主任 林德文 泰雅族: 醫療照護健康體系,大家都必須要有的概念,這個概念就是,我們背後在講的文化敏感度,我知道這個名詞,大家聽了幾年了,越聽越陌生,這個官方標準出來之後,各個機構訓練課程,你就可以依據,你要照護的被照顧者的文化,設置你的課程跟照護細節,所以文化跟語言,照護適應性的標準,勢必是要面對的,不然我們談不上品質。) (總統 蔡英文: 我們一再的強調,就是長照服務,一定要發展在地的特色,那麼在這裡就是,要重視原住民的文化,打造適合原鄉部落的長照體系,這是我們大家一起要做。) 總統蔡英文特別提到,長照服務必須符合地方文化,讓長者得到有合適照顧。 不過,長期在部落關注長照議題的族人提到,政府雖然強調長照需要具備原住民族文化觀點,但政策卻約束部落長照發展,像是考取照服員證照才能提供服務,間接排除原住民族互助的傳統照顧模式。 (全國原住民族長照協會籌備會執行長 方喜恩 泰雅族: 國家政策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他會用很專業的導向去看,部落原本就有互相照顧的體系,他應該要去從這些人去看說,他原來的照顧模式,有非常美好,良善的,我們才會提出先用在訓在留。) 復興區衛生所主任也提到,長期以來部落的土地、建物無法符合長照機構設施標準,就算投入資源,在原鄉部落根本無法使用。 因此長照ABC的社區整體照顧模式,只是策略並非服務方式,政府應該要跳脫政策框架。 (復興區衛生所主任 林德文 泰雅族: 站在原住民族地區,沒有經濟規模,一直資源以來都投不進來的部分,社區整體照顧模式,對原鄉地區一定是幫助的,只是它能不能撐得下去,或是它克服的困難,如果說有一些,像使用執照,土地取得它就是六倍的放大。) 原民會目前已透過各種做法,積極突破各種原住民族健康照護發展的限制,像土地空間違法,就可以依照建物結構安全來評估,而文化健康站擴大布建,目的也是在培育長照人才,希望提升整體原住民族健康品質,實踐政府要保障原住民族健康權益承諾。 [原民台新聞影音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