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311大地震救災,一群外國人不走了:無法裝沒事回到安逸的地方

日本311大地震十周年了,當初參與救災工作的一群外國人,人生也轉了一個彎。有些人離開優渥工作投入慈善公益,有些人集結受難者的故事編成書,翻譯多國語言。

他們認為,看過人間煉獄,就明白自己不可能若無其事繼續以前的生活。來自英國的奈傑爾‧格賴斯帕德(Nigel van der Grijspaarde)說:「陪伴他們,仍是我最想做的事。」

圖片
311大地震重創日本東北,許多外國人主動到災區協助重建家園。(圖片翻攝/It's Not Just Mud)

Nigel:想成為受難者的燭光

根據日本全國社會福利理事會統計,311大地震與海嘯後,約有96萬志工在宮城縣、岩手縣等地參與救災,其中不乏來自世界各地的自願者。

Nigel說,當時他住在東京,得知有個朋友的叔叔被海嘯沖走後,他內心十分震撼,立刻借了兩輛貨車,招集一群朋友,帶著口罩、礦泉水、乾糧和帳棚,前往宮城縣石卷市救災。

我至今還記得推開車門迎面而來的惡臭,那是屍體腐爛的味道,海水也無法沖刷乾淨。原本平坦的鐵道,看起來就像雲霄飛車一樣,像駱駝峰一樣,這裡不應該變成這樣。」

後來, Nigel和朋友們幫忙整理海嘯沖垮的房屋,一群當地孩子送食物給他們以表達感謝,他回憶當時的情景,說:「他們才剛失去房子還有家人,但嘗試保持樂觀,這件事影響我很深。」

Jamie:無法待在安逸的地方想著災民

傑米‧班納(Jamie El-Banna)來自倫敦,311大地震發生前,他在大阪擔任英語老師。他跟隨一個救難小隊到宮城的松島,擔任日本與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翻譯,以便救災任務能順利執行。

圖片
Jamie創辦非營利組織「It's Not Just Mud」,聚集國內外志工一起參與311救災。(圖片翻攝/It's Not Just Mud)

Jamie說:「我回到大阪當晚,看到有人喝醉倒在路邊,讓我好像活在平行時空,心裡很焦躁,同時領悟,我更想回去災區,幫助災民恢復家園。」他說到做到,辭了豐厚薪資的教學工作,到石卷市救災,並把救災過程分享到部落格,吸引一群志工加入他的行列,一起創立「It's Just Mud」非營利組織,幫助災民重整家園,2016年也參與熊本地震救災。

而他們的幫助,日本人感激在心,有人出借閒置空間當組織基地,也有人搬離石卷市前,捐贈汽車給他們。

Jamie很坦白說,救災工作一點都不偉大,長期投入很消耗精神,但災難來臨的時候,他還是很有使命感,「你會不自覺做更多。」

Patrick:出一本紀念大地震書籍

來自英格蘭萊斯特的派翠克‧舍里夫(Patrick Sherriff)是名資深記者,和妻子在地震後一周,規畫出版一本紀錄311大地震的書籍,紀錄災區的人事物。

圖片
派翠克‧舍里夫(Patrick Sherriff)擔任記者多年,他與妻子在一個月內集結災後故事、散文、藝術作品出版,所得捐贈日本紅十字會,他坦言自己歷經災難改變很多。(圖片翻攝/Patrick Sherriff)

Patrick在Twitter徵文,收集100多份故事、散文,還邀請到藝術家小野洋子(已逝世)和作家威廉‧吉布森參與。一個月後,《2:46:餘震:日本地震故事2:46: Aftershocks: Stories from the Japan Earthquake》出版,把賣書所得3.9萬美元(約新台幣109萬元)捐給日本紅十字會。

Patrick說,他後來也去災區分發物資多次,所有的經歷都讓改變他對生活的看法,「我的憤世嫉俗慢慢消失了,我看到很多人無私付出,很希望集結大家一起做有意義的事。」

沒有人是英雄 救災不應該分國籍

《The Japan Times》指出,上述外國志願者的心得,顯示311大地震不只影響災民,很有可能影響任何人,就跟新冠肺炎一樣,每個人都可能參與其中。

Jamie說:「有些媒體問我,為什麼我不是日本人還要做這麼多?我覺得這是很愚蠢的問題。」他認為,救災不應該分國籍,是人類都須具備救貧扶弱的精神,希望大家能彼此團結,不要再分你我。

Source:The Japan Times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