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罹癌怎麼治療? 帶你窺探中醫治癌症的秘密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癌症病人通常尋求西醫的治療,但回溯到古代,中醫針對癌症會如何診斷以及治療呢?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病房主任王健豪表示,西方醫學有微觀的觀念,會利用病理切片、顯微影像等方式來診斷癌症,但中國古代沒有顯微鏡,看不出細胞病變,因此在中醫理論上,只要出現腫塊或硬塊,都認為是「癌」,並以「痰瘀」及「毒邪」兩者來區分是因身體代謝機制不良引發癌症,還是因外在病毒感染而罹癌。

Q:在中醫的理論當中,癌症的定義是什麼?

中醫的理論當中,強調五臟六腑平衡的觀念,氣血必須調和、能量流動必須順暢,不過一但身體的平衡被破壞時,就會產生病變,王健豪表示,古代認為體內不正常的物質都稱為「痰」,原本身體應該要能正常將廢物代謝出去,但如果沒有順利排出廢物,日積月累之下,就會變成「痰瘀」,進而產生腫瘤、癌症。

至於「毒邪」,王健豪表示,例如鼻咽癌,是因EB病毒感染而造成,這可以視為「外在條件」,因此中醫會認為是「毒邪」的一種,或是石綿導致肺纖維化,進而進展成肺癌,也可稱之毒邪。「毒邪」和「痰瘀」分別可以獨立產生癌病變,也可以是因這兩大因素結合在一起而導致細胞癌變。

Q:如果古代人罹癌,中醫會如何進行治療呢?

王建豪表示,中醫是以「辨證論治」為主,當一位病人的體內平衡被破壞了,中醫會針對其臨床表現,以及病人的體質或生活的環境,開對應的藥物。而西醫是可以做到組織切片、分子結構,並研發相對應藥物毒殺細胞。

Q:癌症若單純用中醫治療成效如何?

王健豪強調,「現在西醫診斷、微觀非常厲害,我不建議用純中醫治療癌症,旁邊有很厲害的武器,為什麼不用?」但話又說回來,西醫以往需要進行侵入性治療,或是化療、電療,會讓病人身體承受不少副作用、不舒服的感受,因此中醫在癌症治療所扮演的角色,是協助身體維持平衡、並改善這些難受的副作用。

「西醫外科手術將癌細胞摘除、清除,但畢竟癌症都是日積月累下來的結果,病人的體質環境還是沒有改變。」王健豪說明中醫會針對病人體質進行改善,例如罹癌病人通常氣虛、氣不足,要想辦法補氣推動能量,或是體質太濕了,水分無法正常代謝循環,導致體內累積許多廢物,中醫會以此改善體質環境。

中西合療癌症 中醫強調補氣、健脾胃改善體質

癌症病人總是病懨懨的,整體來看是「元氣很虛」,其實很類似西方的「免疫力」,不過,中醫也發現癌症腫瘤(病灶)部位的氣卻很「旺」,到底要不要補元氣?王健豪表示,目前還是以補元氣為主,以宏觀的概念來說,要幫助病人整體氣血流暢,若本身「氣」的力道不足,就沒辦法化瘀。

但氣,怎麼來?中醫理念:「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王健豪表示,其中的腎並非單指腎臟,指的是「腎氣」,這是生命的原動力,且當父精母卵結合時,就已經決定了先天的體質,有人天生就是氣虛,但是後天可以補充,尤其以強調消化功能的脾胃之氣,王健豪表示在診治病人時,會讓病人的腸胃系統好一點,主要讓排便順暢,而病人化療也會導致腸胃粘膜等等的傷害,中醫的強項在於調整腸胃功能,中醫介入後可幫助癌症患者強健體質,在西醫治療過程中降低副作用的難受。

【延伸閱讀】

中醫藥向世界發聲! 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獲邀著文刊載《自然》

接種疫苗後有氣無力? 中醫藥方緩解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