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高齡友善度(上):現有長照資源能否落實「在地安老」?

文字/卓易霆、林書正、林佑達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相較於其他已開發國家,未來二十年將是台灣加速「超高齡化」的階段。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從各縣市的發展也可看出這個現象,台北市在前幾年就已經成為人口負成長的城市,而新北市與桃園市則持續吸納有住宅需求的年輕家庭入籍。而台中市從人口結構的角度來看,雖然比其他縣市年輕,但仍然要面對整體的少子化現象,因此也要面對人口高齡化的嚴峻的挑戰。

從城市發展的角度而言,高齡與少子化會造成人口成長數量的停滯,使得過去建立在「人口正成長」下的發展邏輯,產生改變。

可能產生的改變有兩項:

  • 第一,城市發展從「開發導向」的腹地與基礎設施擴張,轉向「更新導向」的既有空間活化;

  • 第二,現有的城市機能,將因人口結構改變而需有所調整甚至轉移。

  • 究竟城市資源應當如何佈署才能有效發揮,並且能適應人口改變下的新興需求?特別是針對當中最顯著的高齡人口,我們如何才能落實「在地安老(Aging in Place)」的人本理念呢?

高齡人口大多住在市中心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高齡年長者都居住在哪裡?」

由於台中市的行政範圍遼闊,以下討論我們將聚焦在台中市中心的區域。下圖的資料來自台中市數位地圖館與統計區居住人口統計,顏色越深的區塊,代表人數越多。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前兩張圖可看出,幼童人口(0~14 歲)與青中壯年人口(15~64歲)明顯分佈在市區外圍。而台中市高齡人口(65歲以上)則均勻散佈在市中心區。如下圖。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高齡人口大多居住在市中心這個情形,與許多城市類似,也就是說發展歷史較久的市中心區,通常會有較高齡的人口結構。我們將上面的三張圖做成動態圖,如下圖,更能看出這樣的分佈差異。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養護機構分佈的不均勻

依據2010年時的戶口普查資料,台灣65歲以上人口失能比率約為12.7%,也就是65歲以上人口,超過一成為失能者。而養護機構則常被選作為高齡失能者的長照據點,因此,養護機構便是檢視城市高齡友善程度的重要指標。

目前養護機構數量不足與醫療照護人力短缺,已經是社會明顯感受到的問題。除了「量」的不足,其實「分配」也有不均勻的狀況。

另外,養護機構的分佈位置與數量,在城鄉之間存在著差距,而且養護機構服務的對象,不見得是附近居民,這與長照政策「在地安老」的目標上還有段距離。

台中市的情形是如何呢?以下我們利用空間區位來檢視台中市中心的養護機構分佈情形。

下圖的底圖是台中市高齡人口的分佈,顏色越深的區塊,代表人數越多;而養護機構則以紅色三角形表示。可看出現況機構的分佈不均,如西區南側、北屯區、西屯區等,缺乏鄰近養護機構。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接著,我們畫出每間養護機構,方圓一公里的涵蓋範圍。計算出涵蓋範圍內的高齡人口數量,並改變三角形的大小。三角形越大,代表樣護機構周邊的高齡人口數量越多,如下圖。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從中能看出,不同養護機構能「就近服務」的高齡人口數量差異大,有些機構的涵蓋範圍,可能服務的高齡人口超過700人以上;有些則只有400人以下。

上面雖然估算出照護機構可能涵蓋與服務的高齡人口數量,但是,每個照護機構,實際上因為硬體與資源的差異,所以能負擔的服務人數有限,不一定能滿足涵蓋範圍內的高齡人口。

養護機構的供給遠不及需求

前一段提到,台灣65歲以上高齡人口失能比率是12.7%。我們利用這個比例,試著推算照護機構周邊的高齡失能人口數量,並且與機構床位做比較。

結果如下圖,從中可看出大部份機構床位數,都遠低於附近的失能人口數,也就代表能夠就近照護的供給量,遠遠不及需求量。而少部分床位多於失能人口的機構,應更積極承擔更大區域的照護功能。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另外,從上圖的數字來看,平均每間機構服務範圍內的失能者,約有390人,然而,平均床位卻僅有62個,平均約有328人的落差。這樣的落差,則都必須仰賴居家照護,因此可見居家照護仍佔大比例。這部分或許需要靠提高居家照護的可負擔性與配套措施,或增設機構與床位才能有效解決。

養護機構與醫療資源的連結

養護機構能提供高齡者一般性的醫療照護,但緊急或進階的醫療設施仍需仰賴醫院支持。

雖然大多數的養護機構已經有配合的醫院,但從地理區位上而言,理想情形應該是將有需要的病患送至最近的醫院。而目前的分佈是否符合這樣的理想情形呢?

我們將養護機構周邊一公里,即車程約5分鐘距離內的大型醫院標示在地圖上一起比較。下圖中的紅色三角依然代表養護機構,而紅色十字則代表大型醫院。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接著,我們以距離篩選,只留下距離養護機構最近的醫院位置,並以連線表示。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從中可以看出不是所有養護中心,都有相對便捷的大型醫院做支援;其中幾家距離大型醫院較遠,醫療資源的交通連結相對較為不便。

我們進一步以Google Map API計算每個機構到最近醫院的最快路徑,以此檢討交通輸送的效益,結果如下圖。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攝影/董其樂、顏嘉慶

整體而言,以平日下午非段尖峰時為例,市區的養護機構與最近的大型醫院聯繫都可壓縮在10分鐘車程內,所以醫療資源的連結性尚可。

「在地安老」概念下的「長照 2.0

衛福部的長照 2.0政策,其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即是建立「社區整體照顧模式,佈建綿密照顧網」,而為了讓社區照顧功能得以落實,衛福部對設施站點的功能進行了分級,

共分三級:

  • 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長照旗艦店),以區域型服務為主。

  • B級:複合型服務中心(長照專賣店),以小規模多機能的在地化照顧為主。

  • C級:巷弄長照站(長照柑仔店),以具近便性與延伸社區活動之場域為主。

目前各級站點採取申請的方式認定,而不同的站點有不同的職能與角色,這是為了讓社福機能與醫療資源相互輔助,以完善社區整體照顧模式。

這樣的立意雖好,但我們不免擔心,若缺乏通盤的檢討依據,是否容易出現大者恆大、資源分配落差加劇的隱憂?

或目前等級重疊認定的方式(即B包含A職能,A包含BC職能),是否會造成機構顧此失彼,只專注較高等級的服務,而無暇兼顧較低等級的責任?

而從空間佈局角度的檢討,以量化的人口數、交通距離、機構容納量等指標系統性檢討,或許能幫助落實「在地安老」的政策初衷。

然而,城市的高齡友善程度,不光是長照與醫療,更包括綜合的生活服務。下篇我們將探討城市中,高齡者的日常生活網絡。除了失能人口外,高齡健康人口的空間需求,又是如何呢?

(台中高齡友善空間下篇,將於下週五(6/1) 發表。)

更多關鍵評論網報導

  1. 進口一噸的奶粉賣出十噸的銷量,中國社會早已失去那份誠信與純真

  2. 進行重量訓練,30分鐘內吃對食物最有效果

  3. 王室成員明明是「富二代」,為什麼英國大眾卻那麼尊重他們?

  4. 中國對二戰的貢獻度(下):若無美國力挺,中國難成「五大國」

  5. 怪物崇拜者:《水底情深》導演吉勒摩戴托羅與他的暗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