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捐第二批發電機 烏議員推動台在烏設代表處
民視新聞/楊思敏、葉霈萱、廖文璞台北報導
烏俄戰火延續下,我國政府捐出第二批發電機,近日運抵基輔,由去年底曾訪台的烏克蘭國會議員盧狄克代表接收。她接受民視新聞獨家視訊訪問時,盧狄克直說,台灣的援助讓烏克蘭人士氣大振。也透露今年春天規劃再度訪台,並將推動台灣在烏克蘭設立代表處。
民視新聞/楊思敏、葉霈萱、廖文璞台北報導
烏俄戰火延續下,我國政府捐出第二批發電機,近日運抵基輔,由去年底曾訪台的烏克蘭國會議員盧狄克代表接收。她接受民視新聞獨家視訊訪問時,盧狄克直說,台灣的援助讓烏克蘭人士氣大振。也透露今年春天規劃再度訪台,並將推動台灣在烏克蘭設立代表處。
根據內政統計月報最新顯示,2022年全國買賣移轉量約31.8萬棟,較前年減少約3萬棟,相當於蒸發台北市一整年的量能,導致買賣移轉年減8.6%,也成為房地合一稅上路近六年來、首度衰退的一年。四大房仲業皆
美國議長麥卡錫傳出將在近期訪台,中共已經放話,不放棄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我國國防部對此高度戒備,而美國議員帝芬尼卻加大嗆聲,表示國際訪問是美國議員的自由,甚至還加碼喊話,要邀請蔡總統赴美,終結一中政策,恢復美台建交。
台灣國防部通報,1月31日-2月1日,共有來自中國的34架軍機和9艘軍艦在台海周邊活動。目前,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正在日本訪問,並稱北約必須團結起來應對中國的安全威脅。2月5日至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訪問北京。
(中央社台北1日電)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與總統蔡英文通話後,引起北京不滿。有中國及俄羅斯學者認為,捷克在台灣議題上將步立陶宛後塵,而中國也勢必將對西方國家這種「混合型外交」,尋求因應之道。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前夕,中美兩國間的唇槍舌戰仍在升溫。美國指控中國國企暗中向俄羅斯提供幫助,而中方則回應稱,"美國才是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和最大推手,持續向烏克蘭輸送重型武器和攻擊性武器,不斷抬升沖突的長度和烈度。"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將於5日訪問北京,預計停留1夜於6日離開中國,不過日前有媒體報導稱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
政治中心/林奇樺報導 日前有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計畫今年春天訪問台灣,但消息一出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以「不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台北31日電)外交部表示,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昨天率團抵台訪問,將晉見總統蔡英文,並拜會國安會、國防部、經濟部、陸委會與智庫,就台海安全議題交換意見。
(中央社台北31日電)針對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與總統蔡英文通話,並期待未來見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天聲稱,帕維爾罔顧中方多次勸阻和交涉執意通話,「嚴重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已提出嚴正交涉。
美國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近期傳出計畫於今年春季訪問台灣,對此,外交部今(31)日表示,目前尚未接獲麥卡錫訪台消息;另針對立法院長游錫堃訪美是否會與麥卡錫會面一事,外交部回應無相關說明可提供。
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30日晚間與總統蔡英文通話,隨後在推特發文表示,雙方同意加強兩國關係,並期待未來與蔡總統見面。外媒報導,中國大陸曾試圖以一個中國原則,阻止這次的通話。
(中央社台北31日電)中國官方呼籲美國眾議院共和黨籍議長麥卡錫不要訪問台灣,美國之音報導,此舉讓外界關注麥卡錫若堅持訪台,美中及兩岸之間緊張關係是否又將急劇升高。
新竹市長高虹安加入台中巿長盧秀燕推動的「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引發藍白合聯想。對此,新竹市政府證實此事,發言人施淑婷表示,市府與鄰近縣市建立穩定合作模式,共同解決實際問題,也感謝盧秀燕邀請加入平台,盼透過平台達成縣市合作、經驗共享的好處。
民視新聞/葉霈萱、林東銘 台北報導總統蔡英文週一傍晚,致電給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祝賀,帕維爾還表示希望有機會與蔡總統會面,引發國際高度關注。中國則是又氣得跳腳,直說表示堅決反對,但捷克總理費亞拉回擊,捷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要與誰會面、與誰通話,「我們自己做決定」。
(中央社聖地牙哥/巴西利亞30日綜合外電報導)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本週首次出訪南美洲,期間為烏克蘭抵禦俄羅斯進犯爭取支持的努力碰壁,巴西總統魯拉就重申觀點,指俄、烏雙方對點燃戰火都有責任。
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1月30日與蔡英文總統通話,引發中共不滿。台灣時間今(1)日凌晨他在推特發文,「我理解中方對我與台灣的談話持保留態度,但我們是一個主權國家,做我們認為正確的事情。」 帕維爾創
美國空軍上將提出「2025年台海可能開戰」,引發熱烈討論。日本產經新聞獨家報導,日本政府已經擬定,一旦台海爆發戰爭,沖繩的撤退計畫,包括靠近台灣的五座島嶼,有將近12萬人將緊急撤退。觀光客將先撤退到九州,沖繩居民則就地避難。
[Newtalk新聞] 正在韓國訪問的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本週末將飛到馬尼拉,會見菲律賓總統馬可仕。《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 1 月 31 日報導說,奧斯汀希望在訪菲期間達成一項協議——在菲律賓增加開放 4 個基地供美軍進入,「這是華盛頓在該地區擴大戰略足跡以應對中國威脅的最新努力」。 這 4 個軍事基地在哪兒?《華爾街日報》引用美國官員的話說,其中一處可能在北部的呂宋島,還有一處在西南部的巴拉望省,目前還不清楚另外兩處的位置。 而《華盛頓郵報》同天的訊息源稱,這 4 個基地中,可能包括呂宋島北部的兩個基地,另兩個不清楚。 去年11月,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成為有史以來訪問巴拉望的級別最高的美國官員。巴拉望省狹長約 200 英里,緊挨中國南沙群島,被美媒稱為「菲律賓與中國海上主權爭端的最前線」,賀錦麗以副總統的身份登上巴拉望島被媒體認為極具象徵意義,是在向中國傳遞某種信號。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她那次訪問中,一名美國高級政府官員就暗示過可能在此地區增設供美軍進入的基地,他說,兩個盟國已經確定了「深化合作的新地點」。至於深化合作的項目,則包括安全合作演習、聯合培訓活動、人道主義救援等。美方還向這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升級,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趕赴以色列斡旋,會見總理「納坦雅胡」,他重申美國支持「兩國論」,就是挺巴勒斯坦獨立建國的立場不變。不過CNN分析認為,以色列現在是歷來最右的政府,美國調停效果恐怕有限。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31日專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祕書長史托騰柏格今天在日本首相官邸(行政中心)與首相岸田文雄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上,痛批中國大幅增強包含核武在內的軍力威脅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