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減文言文 陸轟滅中華文化

旺報【旺報╱特派員陳君碩╱北京報導】

台灣高中國文課綱的文言文比例爭論,日前確定維持在45%到55%,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13日表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園,文言文的爭論實際上就是教育領域的去中國化,企圖達到「滅其文、滅其史」。他多次引用古文詩句,強調文言文之美,譬如當遇到感情的糾葛時,可以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引自清代詩人納蘭性德的《木蘭花令》)」,而不是只會說「藍瘦香菇」。

針對台灣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文白之爭」,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一段時間以來,台灣有股勢力一直處心積慮地在課綱、教材等問題上來做手腳,遭到了台灣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大陸多次表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園,是我們兩岸共同的根和魂。中華傳統文化就像珍藏在我們兩岸故宮中的民族瑰寶一樣,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

唐詩300首 熟讀氣自華

安峰山說,記得小時候父母和老師都教育我們要熟讀唐詩300首,因為腹有詩書氣自華。他接著背誦多段詩句,譬如當我們看到眼前的美景的時候,可以感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引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而不是只會說,「哇,真美」;當我們要去表達我們個人的志向時,可以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不是滿腦子只知道升官發財。

傳統文化 內化成基因

安峰山強調,這些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經過千百年的潛移默化,已經內化為每一個中國人人文精神和氣質修養的一部分,成為每個中國人個人的基因。所以回過頭來再看這次台灣關於高中語文文言比例的爭議,台灣的多數輿論都認為,這實際上並不是一場單純的「文白之爭」,而是一些勢力在文化和教育領域又一次「去中國化」的動作。其實質就是要「滅其文、滅其史」,最終來一點一滴的去磨滅深刻在台灣社會,特別是台灣年輕人心中的中華文化的痕跡,讓台灣的年輕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更多追蹤報導

文言文爭議大逆轉 課審會通過:文言文佔35~45%
微調前車之鑑 十二年國教課綱步履維艱
課綱爭議擾亂教學 老師痛心
高中國文課綱 拍板又吵翻案!新聞探索-意識形態操弄 文白之爭難了
文白爭議 回顧昔日國語文政策

----------------------------------------
Yahoo奇摩新聞邀請「職場爸媽」投稿!在懷孕、生產、育兒的階段,您的職場是否友善?歡迎分享自身經驗,寫下您對企業友善育兒有什麼期待 >>>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