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實業家身體力行 行善濟弱扛社會責任

中國傳統有儒商,西方有慈善企業家,企業回饋社會的做法,古往今來,聯合國大會,也在2015年時,提出17項永續發展的指標,要消滅貧窮和饑荒,為環境保育做更多,在台灣,也有一群實業家,透過宗教,濟世救人。

首批BNT疫苗,抵達桃園國際機場。

衛福部長 陳時中:「從台積電,鴻海到慈濟,這段時間非常地努力。」

政府與民間合作,購得1500萬劑BNT疫苗,疫情當前安定了人心,實業家扛起社會責任的力量再次被看見。

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顏博文:「事實上我是很不會募款的人,董事長是自己打電話給我。」

和碩董事長 童子賢:「慈濟已經走在最前,把很多困難的事都安排好,我們追隨在後面。」

台泥董事 王伯元:「我們台泥公司是非常樂意來支持疫苗購買。」

台灣玻璃公司董事長 林伯豐:「伯豐能夠在其中盡一己之力也感覺到與有榮焉。」

在台灣,慈善與企業的結合,早在花蓮要蓋醫院時就有人做典範。

南昌行創辦人曹仲植,本來想要捐贈兩台醫療用電梯卻給得更多。

實業家 曹仲植:「師父,他真的了不起,他用的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並不是一天到晚關著念經,而是幫助人家、愛護人家,做社會工作。」

時任進出口公會理事,人脈廣,號召大家一起來做善事,慈濟榮譽董事的第一位召集人就是他。

實業家 曹仲植:「好,我說,我捐兩百萬,在場聽了,我捐三百萬,李宗吉也是三百萬,你捐三百萬、兩百萬,這樣一來,興起捐了好多錢,我覺得這個工作很好。」

自此與宗教慈善同行,入世的人間佛教理念,也改變了大老闆的想法。

他們不再只是捐錢,知道最重要的是力行。

白手起家的船務鉅子李宗吉,以自身來帶動企業家上街募款。

實業家 李宗吉:「我和大家都一樣,沒分別,大家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希望大家共同成就。」

富貴求道,有心不再難。

證嚴上人開示(2006年):「他(董事長)很快把愛心箱,趕快拿給別人,躱到旁邊去,後來問過(他)說,你為何,歹勢啦,還是歹勢啦,這種我相還在,總而言之, 街頭巷尾就是道場,真的是要道場,要有那一分無我相,他才能真正做得到。」

實業家 吳東賢:「第一次的時候也是有點尷尬,因為怕被同事或朋友看到,就覺得很糗的感覺,可是後來,我看也不需要這樣想法。」

吳東賢太太 孫若男:「能夠做一個幫助人家的人,絕對比做一個需要被幫助的人幸福。」

1995年慈濟第一屆靜思生活營,83位學員,50位工作人員參與,他們都身在其中。

慈濟志工 林庭君:「那時候沒有現在的靜思堂,所以那時候,我都是在新講堂,在新講堂 大家都知道沒有冷氣,這對企業家來講就是一大挑戰,包括睡的部分,對他們來講也是一大考驗。」

卸下華服,放下身分,早起做早課,三餐吃的是素菜齋飯,累了,席地而睡,二天一夜,少了奢華,沒人服侍,但也了悟樸實的美好,找回心靈的淨土。

實業家 吳東賢:「以前的想法是,我捐了錢就好了,其他事情我也不要辦,捐得越多,造福越大,這種想法,可是後來跟慈濟接觸越深,越覺得不是這樣一回事情。」

他們不再是追求利潤的企業家,而是在乎能為社會付出多少的實業家。

2003年12月,集結彼此的力量,成立國際慈濟人道援助會。

人援會總召 黃華德:「能夠幫助人,才是有意義人生,所以我們希望這些企業朋友,將他們過去在(汲汲)營營在利潤追求之餘,能夠分一點心為社會來奉獻。」

各行各業貢獻專才,致力研發,能運用在食、衣、住、行的賑災物資,在多次國際重大災難中

協助加快了救援效率。

CSR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1999年在聯合國大會上被倡議,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更是擬定ESG指標,也就是從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公司經營(Governance)來評估企業永續發展的能力。

這群台灣實業家,早已走在前頭,身體力行,改變自己,影響員工,實踐了宗教家的慈悲情懷,帶領社會,看見更有愛的未來。

陳湘霏 撰稿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兒童缺疫苗保護傘 染BA.2病歿是流感7倍
暴衝8.5萬例 疫情向南燒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