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制度 沒有「少子化」才是見鬼了

作者:單厚之

示意圖:iStockphoto
示意圖:iStockphoto

台灣今年的新生兒總數可能跌破20萬,人口結構的惡化,已經成為台灣無法迴避的問題。相形之下,民進黨政府念茲在茲的年金改革、世代正義,其實不過只是人口結構惡化所可能引發問題中間的一環而已。

人口結構直接影響到國家的GDP、稅收、房價、競爭力、商業行為、國土規劃,人口結構幾乎決定國家未來的方向、影響國家內部所有的問題。台灣人口結構惡化早就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但無分藍綠從來都不願意認真面對。

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席勒前天來台演講,對於台灣出現高房價、高自有住宅比、高空屋率的「三高」現象,覺得匪夷所思。其實台灣還有另外兩件很神奇的事:高平均學歷、低平均薪資,也是世界奇觀。

行政院長林全日前在接受YAHOO專訪時提到,台灣少子化問題確實比歐洲有些國家還嚴重,林全將原因歸咎於低薪、高房價、子女托育、子女教育問題四個面向;而林全提出的藥方是:把托育補貼金額再加一倍。

排除個人及時行樂、不願做出承諾等心理因素,多數人應該會同意林揆是對的。如果一一檢視這些因素。多數人可能會將問題的癥結歸咎於低薪、高房價,導致成家遙不可及。但實際的狀況是,即便有能力成家的人,很多也不肯生,即便願意生,也生得很少。

大家回頭捫心自問,買房、子女托育、子女教育,哪個的花費比較高?子女托育,了不起3到5年,以每個月2、3萬來算,大約百來萬的水準。子女教育呢?從6歲到22歲大學畢業,甚至還要念研究所。台灣的學費絕對不算貴,但多元入學的有形、無形成本卻嚇死人。

補學科、補術科不算,就連課外的項目、公共服務都要比,德智體群美,五育每一樣都是錢。我每次看到我那個胖外甥,都覺得是一幢房子走在路上。他今年剛考上大學,他娘,最難過的那段已經過去了。

每年大學想要調學費,都會有一堆大學生出來抗議。卻從來沒有人想過,在他們進入大學之前,父母的花費可是學費的數十倍。標準的省小錢、花大錢。因為學費很可能是從自己的口袋掏出來,但之前補習、游泳、小提琴、書法、夏令營的錢是父母出的。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養兒可不是有錢就夠了。為了討好老師、拿到好的分數,家長平日到學校當導護、假日到學校幫忙打掃,是家常便飯。唸書早就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全家總動員。除非你神經特別大條、奴性特別重、天生勞碌命,這種日子你願意重複幾遍?

在台灣經濟起飛之前的年代,低薪、高房價、子女托育、子女教育的問題都存在,雖然那時高房價不是問題,但卻連基本的溫飽都有問題,為何當時的人更敢生、更願意生?

在那個不美好的年代,只要生了、養得活,生命就能找到出路。而今天,通往成功的道路,都是用鈔票鋪成的。今天的各種條件都比過往好,但階級翻轉的難度卻更高了。

每一個成功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成功的父母,外加很多、很多、很多的鈔票。

台灣今天的教育制度,不是為學生和家長服務;而是家長和學生,為了教育而服務。教育號稱越來越「多元」,家長跟學生的負擔卻越來越重。

以前的人唸完國中、高職,就能找到工作、成家立業。今天的孩子人人都念大學,卻人人都低薪,成不了家。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過去20年,台灣的嬰兒越來越少,大學、系所卻越來越多;我們不斷的投入資源要讓公立大學成為「頂尖」,但大學的排名卻不進反退,這中間難道沒有問題?

政府假裝重視教育、學生假裝自己在受教育。教育的品質越來越差,家長、學生只有自求多福,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金錢,才能維持相同的競爭力。新鮮人的平均學歷越來越高,無效教育的比重也越來越高。

我們的教育制度把每個人都送進大學、研究所,讓他們更晚進社會、更晚賺錢、結果自然更晚成家、更晚生育。這樣的教育制度,如果不會少子化、人口結構不出問題,那才真的是活見鬼。

「廣設大學」政策提出那年,新生兒超過30萬,滿18歲的國民約在40萬之譜。如今台灣的新生兒從民國70年左右超過40萬人的高峰,至今已經減半。但我們的教育思維、方針,卻還停留在那個年代。

如一開始所說,人口結構影響一切。台灣的新生兒跌破20萬人,但我們的教育思維、方針卻仍舊停留在2、30年前,新生兒有40萬人高峰的年代。這樣的人才養成、培育,國家怎麼可能會有競爭力?

YAHOO的調查很清楚的顯示,雖然民眾認為生育率偏低的主因是「低薪,難以負擔育兒費用」、「工時長,難以兼顧家庭」、「政府政策不完善」、「台灣養育環境不佳」;但調查也顯示,托育、公托、育兒友善環境,對於提升生育率的幫助有限,反而是解決低薪問題、增加生育及教育補助被認為更有效果。

台灣的教育缺乏競爭力、沒有前瞻、技職全面崩壞,早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而我們的政治人物、教育學者關心的,居然只有「台灣史」、「中國史」之類的問題,對於年輕人的需求完全視而不見。甚至是有意建構一套複雜的制度,方便自己壟斷、鞏固權力。

如果沒有辦法給貧富賢愚的年輕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未來,這個國家也註定不會有未來。如果不去觸碰核心的教育問題,不能打破無效教育的架構,一切面對少子化的解方,都只是虛應故事、紙上談兵而已。

《網友觀點》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台灣人想生不敢生的原因是什麼?身為父母你覺得政府應該做什麼?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

新聞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