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兒篩檢 可供東南亞借鏡

隨著基因療法等創新療法的問世,讓部分罕病患者有了「治癒」的希望,不過基因療法所帶來的昂貴藥價,也在醫界、公衛界引起許多討論。在「亞太罕病組織交流會議—建構東南亞罕病網絡—台灣圓桌會議」當中,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簡穎秀指出,基因療法等創新療法的出現,像是「為罕病、多種疾病治療開一扇窗」,讓許多罕病患者、多種疾病患者得到治癒的機會,令人感到振奮,對於國際學者將基因療法藥價給付視為「投資」的看法,她也有獨特觀察。

簡穎秀致詞時特別提及罕見疾病龐貝氏症病友洪聲平。她表示,台灣是全球首個推動新生兒龐貝氏症篩檢的國家,洪聲平受惠於政策上路前的先驅測試,檢出龐貝氏症基因變異進行治療。台灣全面實施新生兒篩檢後,歐美各國也相繼跟進。另外,龐貝氏症第一代酵素補充治療,也是由台灣中研院士陳垣崇研發,洪聲平於藥物研發成功同年出生,得以藉藥物續命,至今已上高中就讀,「足見台灣罕病治療十年有成的傲人佳績。」

罕病基金會董事長蔡輔仁表示,多數罕病是基因遺傳所致,經新生兒篩檢,讓罕病患者及早進入醫療系統。否則即使國家能負擔昂貴藥品,缺乏完整篩檢制度,也難找出病人且及時治療。台灣很早就有新生兒篩檢計畫,是領先亞太各國的優勢。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出國比國旅便宜?旅費20K紛點名這地 內行人驚曝:綽綽有餘
老公抱起「岳母」轉圈 女子發現丈夫外遇追查後傻眼:對象是我媽
屋主大方請師傅「飲料隨便喝」引網讚 內行人揭:放這2物一天內可完工
日本「國寶級美女演員」冠軍是她!新垣結衣掉出前5 第3名竟跌破大家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