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報》復刻版發行 見證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史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今天(3日)在台灣民報舊址(現在的蔣渭水基金會)舉行「現存《台灣民報》復刻出版」新書發表會,《台灣民報》是日治時期台灣人唯一發聲管道,也與台灣政治社會運動發展息息相關,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透過重新出版,希望台灣重新省思整體社會文化發展的能量。

《台灣民報》前身是《台灣青年》月刊、《台灣》月刊,1923年4月15日,混雜著台灣話、日語及白話漢文的《台灣民報》半月刊,由台灣人在日本東京創刊發行,然後回台發售,但是當時受到總督府控制,直到1927年7月,《台灣民報》才獲准回到台灣編輯發行,1932年開始以日刊形式發行。

台灣大學歷史系陳翠蓮教授表示,《台灣民報》是日治時期台灣人唯一、重要的發聲管道,內容豐富,有時事、政論、社會新聞及文學,報紙積極鼓吹農民、勞工、婦女爭取權益,也支持學生運動、文化啟蒙運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也呼應要求台灣自治及抨擊台灣總督府。台灣知識菁英透過這份刊物,針砭時政,發表言論,更是台灣文學茁壯的重要媒體,包括賴和、楊雲等人,都曾發表文章。它突破文化及政治的箝制,成為台灣社會運動最重要的媒體,直到1944年戰爭時期言論緊縮,遭到總督府改組,結束發行。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謝仕淵表示,這次出版《台灣民報》1923到1927的報刊資料,是希望讓民眾了解1920年代台灣社會文化運動,但是出版過程不容易,因為許多資料佚失,台灣歷史博物館前後耗時將近7年溝通、蒐集,才順利出版。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之前已經復刻過《台日畫報》、《台灣新民報》、《台灣日報》及《台南新報》,這次《台灣民報》復刻版一套8冊,共發行400套,謝仕淵表示,將會持續蒐整1927年之後的資料,陸續出版,為台灣留下近代史資料。教育電台記者曾鈺羢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