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軍的選擇困難(上):為何沒有下定決心成為豪豬?

台灣近年戰略傾向發展不對稱作戰,以機動性高、能夠一擊致命的裝備,取代傳統大型重裝軍武。然而,智庫美國海軍研究所(USNI)7日一篇報導指出,台灣海軍面對中國2種威脅,原定進行的改革並未完成,目前陷於一種企圖折衷的狀態,但魚與熊掌無法兼得,應加緊思考、下定決心選擇一個方向努力。

報導指出,台灣海軍現在同時要應付共軍的兩種威脅,一是全面入侵的風險,二是每天在海上邊界灰色地帶的騷擾。隨著共軍規模快速成長,台灣海軍應該將哪一種威脅視為優先問題,在台灣國防部內部、以及與美國等盟友之間引發爭論。

台灣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2018年開始推動的「整體防衛構想」(ODC),力倡台灣走向「豪豬」戰略,擺脫傳統對等防禦概念,轉而加強不對稱作戰能力。這代表未來應該採購更多更便宜、生存能力和殺傷力都更強的軍備,對入侵的軍隊造成最大破壞,使敵方因戰爭成本過高而卻步。

然而,「整體防衛構想」有很大一部分並未落實。一些小型船艦的採購計畫是得到批准了,但台灣海軍的主要採購計畫仍著重於傳統架構。

美國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副主任鄭哲軒(John Dotson)說,李喜明上將退役離任後,「反改革就開始了」,現在「整體防衛構想」變成一種在內部不可說的防禦戰略,台灣國防部官方文件裡現在也不提這個詞組。

台灣2021年「4年期國防總檢討」裡沒有提到整體防衛構想,2021年「國防報告書」裡也沒有,雖然後者有提到「國軍積極以不對稱思維,發展有效防衛戰力,嚇阻敵不敢軍事冒進」。但是所謂的有效防衛戰力並未明確界定,重點仍停留在發展成一支更有戰力的聯合部隊;專家指出,這在應付共軍灰色地帶戰術和每天的挑釁行動時可能很好用,但若要應付共軍穿越台海,則無法解決兩岸軍力不平衡的問題。

什麼都想發展,創造一堆計畫

美國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易思安(Ian Easton)表示,相較於中共海軍,台灣海軍只有少量船艦可以對抗共軍在不同領域和戰場上部署的範圍,「台灣在這一點處於極度劣勢,而且似乎沒有企圖要制定出一個相對應的抗衡戰略來挽回主導權」。

易思安說,台灣海軍發展重點分散,結果落得幾乎什麼都沒有,「你想要什麼都強,結果可能讓自己變得一無是處」,台灣正在進行改革、提高戰備水準和防衛能力,但方向模糊、改革溫吞。

台灣康定級飛彈巡防艦(法國海軍拉法葉級)。翻攝台灣海軍官網
台灣康定級飛彈巡防艦(法國海軍拉法葉級)。翻攝台灣海軍官網

至於台灣海軍發展重點有多分散,美國海軍研究所報導列舉如下:

1. 潛艦國造計畫

台灣海軍以美國二手老舊水上船艦為基礎,有4艘基隆級(前美軍紀德級)飛彈驅逐艦、10艘成功級(前美軍派里級)巡防艦、6艘濟陽級(前美軍諾克斯級)巡防艦,還有6艘法國為台灣製造的康定級(法軍拉法葉級)巡防艦。

台灣2023年國防預算比前一年增加13.9%,達到約5863億元新台幣。全球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哲軒說,台灣海軍採購現在有兩個方向,一是推動國造,二是更側重小型水面艦艇;台灣潛艦則一直都以國造為主,因為來自中國的壓力,使外國現在更不願軍售台灣,尤其是潛艦這類攸關制海權的平台,「若台灣想潛艇,就不得不靠國造,他們或許可以獲得一些技術支援,但買不到潛艇」。

2021年11月16日,台船(CSBC)舉行潛艦原型艦「安放龍骨」祈福典禮。台船獲得新台幣2400億元的5年特別預算進行國造潛艦計畫,將打造長70公尺、排水量2500噸的8艘潛艇,力拼首艘潛艇今年9月下水、2025年到來前交貨;這批國造潛艦是為了取代2艘1987和1988年下水的荷蘭製劍龍級潛艇、以及2艘二戰時期的美軍二手茄比級潛艦。

2. 汛海計畫:沱江級巡邏艦

潛艦可以提供關鍵的水下不對稱戰力。至於加強水面不對稱作戰,台灣採購沱江級匿蹤雙船體飛彈巡邏艦。台灣2021年為國造軍艦提供的新台幣696億元特別預算費裡,有很大一部分就用於沱江級巡邏艦。

沱江級巡邏艦可以填補大型巡防艦和小型海岸巡邏艇之間的戰力空白,機動性高、速度快,加上雷達頻率較低,可以較不受干擾地鎖定較大的水面戰艦。

台灣龍德造船廠在「汛海計畫」下著手打造沱江級巡邏艦,首艦沱江號2014年交貨,但被投訴性能有重大瑕疵,因此進行改良,船體由196呎增加到203呎,排水量也增至685噸;根據2018年簽署的合約,此後的沱江級巡邏艦都以依新規格打造,每艘造價約22億元台幣。

第二艘沱江艦「塔江號」2021年9月才服役。第三艘「富江號」一年後下水,預定今年年底才會服役。預計共將打造12艘沱江級巡邏艦,今年預定再有4艘下水,但剩下的5艘進度似乎又停滯。

沱江級艦。翻攝台灣海軍官網
沱江級艦。翻攝台灣海軍官網

3. 永捷計畫:快速布雷艇

龍德造船進行的另一項「永捷計畫」,也是不對稱戰力專案,打造4艘快速布雷艇,媒體稱為「閩江級」,首艘2020年12月服役,另外3艘都在2021年12月完工。台灣官員說,快速布雷艇是為了對付企圖登陸台灣的兩棲船艦。

美國海軍研究所報導指出,「然而,這些船艦都無法滿足海上不對稱戰略的需求」,李喜明上將過去曾提出、並於2018年12月獲批准的專案,計畫斥資316億元台幣打造60艘微型飛彈突擊艇,卻在2021年8月被撤銷。

《南華早報》當時報導稱,台灣海軍稱微型飛彈突擊艇計畫取消,是因為設計上有障礙。不過,中山科學研究院2020年3月曾製造出原型船艇進行測試;台灣媒體當時有報導指出,計畫取消是因為自從計畫獲批准以來,每年都有經費問題,有謠言指新任參謀總長黃曙光反對這項計畫。

4. 震海計畫:輕型巡防艦

台灣還有「震海計畫」,進行國造輕型巡防艦,預計2023年開工建造2艘330呎長、2000噸重的巡防艦,2026年交船。但這與最初預計於2018年動工打造的4500噸至5000噸級巡防艦相比,尺寸大大縮減,可能是要在打造更大的船艦前先累積經驗。

預計至少會製造8艘輕型巡防艦,最多可能到12艘,以功能分為2種型號:反潛與防空。這些輕型巡防艦將配備雄二、雄三、天劍二型反艦飛彈,取代台灣一些舊的水上戰艦,據台灣媒體報導,海軍已於5月和中信造船簽約。

5. 鴻運計畫:船塢運輸艦

台灣海軍2022年9月也與台船簽約,打造台灣首個玉山級船塢運輸艦,代號「鴻運計畫」,船體長500呎、排水量1萬噸,取代1990年代中期開始在台灣服役的美軍二戰時期老戰車登陸艦,為台灣離島提供更好的補給能力,搭載雄二飛彈以用於自衛。

有這麼多國防、國造計畫不是不好,但實務面上能否如此有效率,是個問題。一些大型軍艦計畫對台灣是否實用,更是攸關戰爭時的存亡。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