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何停課不停班? 專家挺:限人數聚會、停課比停班有效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14日,連帶各級學校同步持續停課,不過也激起為何停課不停班的質疑?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26)日指出,針對非藥物公衛措施介入(NPIs)效益評估發現,限制人數在10人以下聚會及學校停課最能有效控制疫情,雖然停班也能降低有效再生數,但效益並沒有前兩者來得高。

陳秀熙上午是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析全球實施NPIs對疫情流行的影響,並以目前疫情趨緩之美國及以色列為例,強調在施打疫苗時,仍須同時搭配NPI的介入,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陳秀熙說,根據41國2020年1月到5月第一波疫情與各國NPIs介入措施顯示,限制人數在10人以下聚會以及學校停課最能有效控制疫情,分別降低42%及38%有效再生數,雖然停班也能降低有效再生數,但效益並沒有前兩者來得高。

因此,陳秀熙認為,台灣目前NPIs措施就限制室內5人聚會及關閉教育機構,因此5人以下聚會帶來的效益應比10人以下聚會來得更高,若嚴格執行可望將疫情控制。

陳秀熙說,在無NPIs措施下,平均病例再生數(R0值,1名病患可傳染人數)為3.3時,當NPIs實施項目越多或是越嚴格時,即人數限制越少,越可能使有效再生數小於1,使疫情趨緩,他進一步指出,如當限制人數在10人以下、學校停課搭配部分停班能使有效再生數小於1。

陳秀熙建議,台灣近日爆發社區大型群聚感染並遍及全國,從4月17日至5月24日已通報3954名本土個案,由於社區接觸者或疑似個案眾多,若使用RT-PCR會有檢驗量能問題,若能經由快篩先找出陽性個案,可立即採取隔離措施,並繼續做接觸者調查,以減少再傳播的機會;至於偽陰性個案,可透過居家檢疫與自主健康管理,有症狀再行確診就醫。

陳秀熙說,因此加入社區快篩監測站可快速找出隱性感染者,進行隔離及檢疫,提早找出個案阻斷下一波社區流行傳播,然而篩檢陽性個案日期和RT-PCR確診日期有間隔時間差,如台灣近期設置快篩站產生確診延遲,則必須將確診日期回推至篩檢日期才能反應隱性無症狀感染的正確疫情。另為降低社區傳播風險與對醫療照護體系之衝擊,輕症個案可於居家、社區場域隔離;其他中度病患則依臨床治療判斷決定收治病房或加護病房治療;重度病患則直接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