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睽違13年辦國際運安會議 分享自駕車安全威脅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5日電)國際運輸安全協會2023年首長會議今天至7日在台北舉行,這是國際運安會議13年後重返台灣,有16個會員國參加,台灣分享自駕車撞國道工程車,威脅用路人安全的案例。

台灣是在2000年以中華台北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名義加入,成為國際運輸安全協會(ITSA)會員,並於2010年第1次在台北主辦首長年會,今年是睽違13年後再度回到台灣。

飛安會已在2019年改制為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運安會負責今年ITSA在台灣召開首長會議相關安排。

新上任的運安會主委林信得表示,透過彼此調查經驗意見交流,探索新科技在調查上的應用,對彼此國家的運輸安全都有正面影響。

國際運輸安全協會今年首長會議討論6項議題,包括國際正興起的太空調查,還有與調查相關的新科技、氣候變遷、司法挑戰、人為因素、安全管理。

今天上午由參加的各會員國代表分享最近的調查發現與經驗,台灣提到有多起自駕車撞上國道工程緩撞車,主要是錯誤使用自駕安全系統,反而對其他用路人構成威脅,運安會將密切觀察這類現象,並研究找出影響安全的相關因素。

運安會也分享今年3月一艘貨輪因領航不當撞上高雄港碼頭事件,調查發現台灣的「引水法」逾20年未修正,引水人的訓練、體檢標準及疲勞問題都待檢討。

運安會也談到針對台鐵安全改革的建議,包括裝設異物入侵偵測系統、改善安全管理系統。

另外,運安會也正研議「運安會組織法修正草案」與「運輸事故調查法修正草案」,將太空事故調查納入調查範圍。

運安會指出,今年原本有來自16個國家的運安調查單位首長率團參加,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瑞典、芬蘭、挪威、荷蘭、澳洲、紐西蘭、阿根廷、印度、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不過日前印度發生重大鐵道傷亡事故,印度鐵道安全委員會主席已趕回印度處理相關事故調查。(編輯:張雅淨)112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