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禁陸830項農產品 官司告得贏嗎

大陸以驗出介殼蟲為由,禁止進口台灣釋迦、蓮霧,農委會揚言要告上WTO,以爭端解決機制提出控訴,不過,台灣也對大陸830項農產品管制進口,其實已違反WTO平等互惠精神,政府恐須思考,若真的訴諸WTO,不僅曠日廢時,且難有具體成果,不如審慎思考如何讓兩岸重回諮商正軌,以解農民生計壓力的燃眉之急。

2005年「連胡會」後,大陸對台選定15項農產品、祭出「水果零關稅優惠」,蓮霧、釋迦、鳳梨都在名單之列,台灣同樣的水果輸出他國,關稅並不便宜,釋迦20%、鳳梨12%,大陸市場自然壓倒其他市場,蓮霧、釋迦出口大陸占比高達97%、95%,就是事實。

今年3月大陸禁止台灣鳳梨輸入後,農委會應早就意識到「今天禁鳳梨、明天禁其他水果」!但怪的是,政府明知兩岸缺乏溝通管道,稍有風吹草動,農產紅利就可能一夕消失,卻未超前部署,只坐等事情發生。

如果提告WTO有效,農委會在今年3月鳳梨被禁時就該著手進行,何以拖到現在,理由是明年不準備賣鳳梨給大陸,難道明年蓮霧、釋迦還能賣到大陸去?

WTO爭端解決機制的談判是全面檢視,這項提告,專家推估,至少要耗費2年,對有「時效性」農產品外銷,幫助甚小。過去,台灣也曾就大尺寸液晶顯示器,在WTO控告歐盟,取得勝訴,但WTO功能因前美國總統川普的杯葛,近年來功能弱化,很難依仗WTO解決問題。

蔡政府卻一再喊告,重點仍在激起仇中意識後,最後只能用納稅人的錢補貼農產,農業為政治服務,這就是民進黨的終極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