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業最大機會來了!鴻海組隊搶搭蘋果電動車,股價能再破百元嗎?

鴻海近期在科技日上展示汽車實力,和裕隆旗下的華創合資成立鴻華,讓他們快速擁有整車設計能力,也多了未來切入蘋果車代工的想像空間。(攝影者.郭涵羚)
鴻海近期在科技日上展示汽車實力,和裕隆旗下的華創合資成立鴻華,讓他們快速擁有整車設計能力,也多了未來切入蘋果車代工的想像空間。(攝影者.郭涵羚)

文/黃靖萱、張庭瑜、侯良儒

2020年12月21日,所有的果粉跟資本市場都迎來一個大消息:蘋果電動車,要在2024年量產了!

「世界上最具價值的公司,將會是移動公司(Mobility company)。可能是特斯拉、蘋果、或是福斯,」全球第一大汽車集團福斯執行長迪斯(Herbert Diess),發表對蘋果將推電動車消息的看法。

據了解,早在2014年,也就是iPhone 6公布不久,蘋果就啟動和電動車相關的「泰坦計畫」(Titan)。當時有約千名員工,在蘋果總部庫比蒂諾附近的一個秘密地點進行研發。

但兩年後,內部衝突及領導等問題,該團隊數百人離開,之後它還挖角特斯拉(Tesla)的前首席工程師、負責Model 3生產的菲爾德(Doug Field)來帶領,4年來多次組織重整、軟硬體研發路線調整,拖慢了蘋果的計畫。

現在,蘋果量產的時間雖已傳出是2024年,目前,IC業界尚未收到蘋果啟動詢價流程,所謂的供應商清單,還不會這麼快就底定。

但可以確定的是,蘋果這次玩電動車,不只是像Google聚焦在自駕系統而已。一位曾參與蘋果開發泰坦計畫的工程師說,蘋果一定是以硬體搭配軟體,想辦法讓整體產品的消費者體驗最好,這是蘋果從筆電、手機到汽車一貫的思維。

蘋果軟硬體一起玩!做車將像做手機,品牌、製造切分

只是,蘋果能切入,為何就能帶動台灣科技業進入汽車產業?這跟電動車產業的技術演化有關,它,越來越像一台可以移動的電腦了!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直指,未來的電動車,就像iPhone加上4個輪子。電動車主要是由電池、電機(馬達)、電控等三電系統所組成。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科技巨頭能否成為汽車製造商》(Could tech giants become automakers)一文所提,一旦汽車生產開始能像智慧型手機產業一樣標準化,會降低新進者進入門檻。

以前,傳統汽車廠如豐田、福特、雙B等,都是一手掌握車輛開發、定義規格到整車生產組裝,各家獨門的零件或系統,則是由關係緊密的衛星工廠提供。

這讓台灣電子產業一直很難打入傳統歐美汽車廠,直到特斯拉汽車推出超過十年後,如光寶的車用零件、和碩的主控電腦,才開始切入車廠一階供應商之列。

但未來,當蘋果與更多新創製造商想造電動車,做法很可能就像他們過去在消費性電子產業一樣:直接選擇外包代工。

這自然給了跟蘋果供應鏈關係密切,而且靈活彈性的台灣電子業機會。

蘋果要做電動車,市場最直接的聯想就是:鴻海,能否受惠?

事實上,這場仗,鴻海非贏不可。2019年,鴻海來自於汽車產業的營收,是95億元,占總營業額0.2%不到,然而,同年從郭台銘手中接棒董事長的劉揚偉,卻想在2025年後,把這個數字衝到1兆。

業績拚增100倍的關鍵字,是電動車,因為智慧型手機的成長動能已經趨緩。然而鴻海有什麼籌碼,讓蘋果必然選它?這次,它又是如何定位自己?

產值誘人但生意難做!電子代工霸主一次想做所有車廠生意

時間回到10月中旬的鴻海科技日。

「誰,會是電動車產業的安卓(Android)呢?」當天,待過蘋果軟體部門12年的鴻海技術長魏國章,演講尾聲這段話,雖然是疑問句,但也把鴻海打造電動車聯盟的企圖,顯露得一覽無遺。

「鴻海看準了電動車是一個高度模組化的產品,所以想打造一個模組化的『軍火庫』,」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說。

據鴻海統計,兩個月來,共有201家業者,申請加入這個名為「MIH」的產業聯盟,等於每天超過3家業者申請,成員上,除了有傳統汽車零件商,如傳動軸廠德納(Dana)、氣囊廠安美(Autoliv),亦有科技廠高通、亞馬遜;台廠方面,則有和大、帝寶、正新、台達電等超過20家業者。

商周整理6大外資報告發現,外資都肯定鴻海的電動車布局策略,但在投資評比上,即便是目標價給到最高102元的摩根士丹利,給鴻海的本益比也僅11倍出頭,與過去平均10倍所差無幾。

原因在於,鴻海布局很大,但至少還要3年才會顯著貢獻。「鴻海得招募到更大型的車廠加入聯盟,才能讓這個計畫取得成功,」摩根士丹利講得坦白。

來自業界的質疑則是,一名電子五哥高層說,鴻海在特斯拉的啟發下,認為電動車是「軟體定義」的產品,因而端出軟硬整合的平台聯盟,「見解十分正確,但大家相不相信你鴻海做得到?現在大型品牌廠似乎還在觀望!」

鴻海的聯盟還在成形中,也許最終仍會長成它想要的樣子:形成一個完整的電動車供應鏈,未來可以幫蘋果,或是任何想做電動車的新創代工,而這卻也代表了,這家全球消費性電子代工霸主,將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戰場,它的對手不再是台灣的電子五哥,而是歐美日的百年企業。

這些人是誰?以當中成立「僅」63年的麥格納為例,這一家從汽車底盤、傳動、內飾、座椅、汽車電子一路垂直整合到整車組裝的兆元企業,2016年,蘋果傳出將汽車委外代工時,就被點名將在麥格納的奧地利工廠生產。

至於全球汽車零件產業的「老大」、擁有134年歷史的博世,雖然沒有跨足整車組裝,但其產品擴及傳動、煞車、電池、汽車電子等系統,也與許多鴻海訴求的客製化模組、零組件重疊。

儘管鴻海擁有電子業優勢,但這些在車業動輒半甲子、百年的供應商,長年在各大車廠總部設有辦公室,並派專屬團隊進駐,隨時提供車廠想要的零組件設計,「這種緊密的合作關係,不是鴻海開一間百貨公司就可以打破,」一名出身鴻海的汽車零件廠高層指出。

過往,在消費性電子時代,鴻海靠著郭台銘的霸氣,不斷建廠、搶單、購併,接連攻克PC與智慧型手機市場,技壓電子五哥;現在,懂得借力使力的劉揚偉,手法雖然相對柔和,但挑戰,恐怕是比當年郭台銘面對的戰場更大。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729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年終工作回顧:比低薪更危險的信號,你的工作中了幾項?
開車看人的本性很準!無預警煞車、邊發表演說...心理師解讀8種行為
重擊螞蟻後,又對阿里巴巴祭出壟斷調查!中國為什麼對馬雲失去耐性?
剛剛還在聊網購,下一秒手機跳出廣告?一鍵關閉iPhone App追蹤功能
煮火鍋時,蟹肉棒的塑膠套到底要不要拆?台大化工博士解謎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克國強震「一半城市不見了」
寒流提早報到!最冷時間曝光
王品證實:收到空姐求職履歷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年度十大熱門台股榜 冠軍股就是這支
4空服員爭搶「1餐飲職缺」 兩大慘業復甦路無期
公務員「過勞死案例」比科技業多?網分析:工作性質不同
林文淵50天惹毛所有人內幕 3大股東秒破冰聯手逼退
歐盟政府承認英歐貿易協定 元旦起暫時生效

👉iPhone限時折扣↘️下殺 趁現在買起來
👉iPhone12 Pro Max & Mini 這裡還能下訂快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