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超特殊小吃!神祕古早味「鱷魚餐包」,全台只有「這裡」吃得到

你聽過台灣在地一種特殊的古早味點心——「鱷魚餐包」嗎?乍聽之下好像很嚇人,難道裡面包的是鱷魚肉?別怕別怕~鱷魚餐包只是它的名稱,因為它經高溫油炸後,麵皮表面會有泡泡狀突起,變成形似鱷魚背脊的元寶樣子。到底台灣哪裡可以吃得到?趕快看下去吧~

 

麥寮特產金元寶「鱷魚餐包」

麥寮人的鱷魚餐包,裡面沒包鱷魚肉!用小麥、花生做成的「鱷魚餐包」,是麥寮老一輩婦女皆有的好手藝。民間相傳,麥寮拱範宮開山祖師純眞璞禪師渡台期間碰到大風浪,因為媽祖庇佑才在麥寮港安全上岸。禪師向媽祖請示時,用麥寮盛產的小麥和花生為原料,做成形狀似筊的半月形餐包祭拜,以表尊敬,希望吃了能平平安安。

 

也因形狀酷似元寶,被居民視為好兆頭。早期的農村社會每逢中元普渡,買不起大魚大肉的家庭也會製作鱷魚餐包,以水油皮為衣,花生磨成粉與蔗糖為餡,邊緣捏出如咖哩餃般的一摺摺花紋,老人家說這樣的捏法較不容易漏餡,從此便成為麥寮人代代戶戶皆會製作的7月供品。

▲用小麥、花生做成的「鱷魚餐包」,是麥寮老一輩婦女皆有的好手藝,也因形狀酷似元寶,被居民視為好兆頭。(圖片來源:《古早味台式點心圖鑑》)

  

當地人稱「土仁餐包」

經高溫油炸後,麵皮表面會有泡泡狀突起,變成形似鱷魚背脊的元寶樣子,因此得名,麥寮人又稱為「土仁餐包」或「孔魚摻包」,就是指摻夾著土仁(花生仁為餡)的意思。曾有人追本溯源,認為鱷魚餐包是泉州移民到麥寮落地生根,所帶來的百崎回族的特色美食,當地稱為糋觳(tsìnn-khok),但因手工繁複、需耗費相當程度的人力,因此販賣的店家現已不多見了。

 

金黃餅皮酥脆包花生餡

鱷魚餐包外觀看來像炸過的水餃,金黃色餅皮酥脆、甜香的碎花生餡,入口生香,以前的人們會帶到田裡,當成工作休息時吃的點心,既方便又好保存。無論是「鱷魚餐包」還是「土仁餐包」,還有人叫它「花生酥餃」,這從康熙年間就有的飮食技藝來台之後,已成為麥寮在地的滋味。

 

▲經高溫油炸後,鱷魚餐包表皮會有泡泡狀突起,形似鱷魚背脊的元寶。(圖片來源:《古早味台式點心圖鑑》)

 

台灣版「恩潘納達」

看到鱷魚餐包就讓我想到「恩潘納達」,「恩潘納達」一詞來自於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動詞「Empanar」,意思是包裹,是種將餡料包入麵團的食物,流行於伊比利亞半島和拉丁美洲。而各國的恩潘納達有不同製作方法和食用習慣,如果把麥寮的土仁餐包、鱷魚餐包當成台灣版本的「恩潘納達」,好像也滿合理的吧!但是溫馨提醒,它的熱量相當高,品嘗時要節制食用~

 

更多食尚玩家報導
逛夜市必吃!地瓜球是誰發明的?「傳說創始店」竟是來自「這縣市」
星巴克10月「數位體驗買一送一」!連11日天天抽+冬季搶喝「太妃核果那堤」
號稱「油飯界頭牌」!大稻埕神級早餐,老饕必點荷包蛋配油飯「台味丼飯」
「香鷄城」重磅回歸了!「手扒雞快閃店」插旗這區,限量手扒雞套餐手刀搶

本文由食尚玩家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