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農幸福黑豆 加速變身盼拓展市場

幸福良食提出「青銀共農」傳承模式,與平均超過70歲農友組成的「千歲團」合作,提供消費者安心溯源食物。(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幸福良食提出「青銀共農」傳承模式,與平均超過70歲農友組成的「千歲團」合作,提供消費者安心溯源食物。(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幸福良食提出「青銀共農」傳承模式,與平均超過70歲農友組成的「千歲團」合作,提供消費者安心溯源食物。(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台灣青農劉震鋐上個月以6部農用曳引機,大陣仗迎娶新娘吳詩涵,引發注目;主打無毒農法的他們不僅透過「青銀共農」模式在去年協助20公頃土地復耕,今年還獲選進入台灣唯一的「食農加速器」種子計畫,目前正接受專屬業師輔導,期待未來可進一步拓展市場。

台灣農業近年因氣候變遷、勞動人口老化等因素面臨極大挑戰,為協助發展農村經濟,推動青農返鄉,頂新和德基金捐助人代表魏應充2017年捐助成立好食好事基金會,致力以創新思維推動食農發展。

好食好事基金會前年起推出台灣唯一食農加速器種子計畫,每年遴選10組新創團隊,提供專屬輔導。台灣青農劉震鋐與吳詩涵今年從64組報名隊伍中與另9隊脫穎而出,7月起開始接受加速器課程與輔導,預計年底結束課程。

今年36歲的劉震鋐大學畢業後原在補習班擔任補習班班主任兼教理化,父親希望他回台南學甲的故鄉接手家裡的田地,他因此展開青農生涯,除獲選台灣首屆「百大青農」,也創立台南青農聯誼會。

在2015年創辦幸福良食後,以「青銀共農」傳承模式與老農簽訂契作合約,讓地主提供無力耕種的土地,由幸福良食安排耕作人力,提供肥料、機械等,老農只要幫忙巡視和回報問題。作物收成後,幸福良食也會以高於市價的價格保證收購農作,農夫不需要下田,還會有穩定的收入,幾年下來,願意與他們合作的地主將近200位。

幸福良食在衛福部今年舉辦的「永續in power社會創新大賞」中獲得創新成長獎,他們提出「黑豆漿傳愛計畫」,邀請企業採購黑豆漿捐助給偏鄉小學與弱勢團體,也可以號召員工擔任農村長者關懷或校園食農教育推廣志工,讓公益慈善不再只是直接捐款,還可透過這樣的循環創造出更多價值。從9月起,若有顧客買1箱黑豆漿,幸福良食就會邀請他捐1瓶給慈善團體,同時自己也加碼1瓶,讓愛加倍傳遞出去。幸福良食長期的目標是讓老農安心養老,青年願意返鄉留下,消費者有更安心、有保障的食物選擇;加入好食好事加速器,他們期待可以拓展市場、增加品牌曝光度,尋求更多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