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坐而言與陸生起而行

我是很幸運的鋼琴老師,第一個幸運,是接觸了大量兩岸的體制外學生。體制內外,並沒有好壞之分,它只是我對學習生態的區別:體制內以學校教育為主,體制外以社會教育為主。

兩岸家庭模式相異

如果把體制外再多做一個解釋,那就是體制外的教學,能讓我把所接觸到的人、事、物,看得更加全面。因為不只是在課堂裡面發生的事情,還包括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社會參與的各個層面,都會反映在我們體制外的教學成果上面。長期在兩岸從事體制外的教學工作,我的教學對像從三歲的小娃娃,到七十歲的老奶奶各個年齡層都有。從社會教育的視角來說,兩岸學生的家庭生活模式,還有學習的反應上面,確實大不相同。

在生活模式上,中國學生以家庭為單位,台灣學生以個人為單位。

中國學生的家庭傾所有能動用的資源,為正在學習的孩子們提供最大的幫助。例如今天傍晚六點鐘要上課,家裡會提早做好所有的準備:

四點鐘家裡的老人或是阿姨,會準時去接孩子下課。回到家裡先休息一下,或者是讓孩子先做一些學校作業,五點多開飯,吃完飯先休息再練一下琴,然後六點鐘準時上下課。把所有的家庭資源全都用上,只為了讓整個家庭成員的生活作息皆按表操課不亂套,生活秩序皆保持在軌道上,誰也不願意耽誤誰。

台灣學生的家庭生活模式則比較隨興,遲到、忘記上課經常會發生,即使生活秩序脫軌了,大家多半也都會體諒和包容。

除了生活模式,兩岸學生在學習反應上也不一樣。例如教他們做同樣一件事情,中國學生會立刻動手去做,即使做得不好,或是感覺有些難,他們還是會不停去嘗試,甚至願意埋頭苦幹。缺點就是停不下來,有時聽不見老師的話,經常會忽略更好的方法和意見。

相反的,台灣學生首先會去檢視:這事情好不好玩?是不是新奇有趣?會不會太難?

感覺有新鮮感的事情,二話不說馬上投入,但只要一進入學習的核心,就會避重就輕,或者是在行動之前先想了很多,浪費了很多時間卻什麼也沒做,失去了動手學習的好機會。

我在兩岸長期課堂當中觀察到的現象,最大的差異是台灣的學生靈活而有創意習慣「坐而言」,中國的學生樸素而有韌性,習慣「起而行」。學生能「坐而言」再加上「起而行」,是所有老師極為樂見的學習典範!

另外一個幸運,是能有機會把在台灣累積的教學經驗帶到上海,實現更進一步的文化交流,這又是一個極其寶貴的經驗。在到上海工作之前,我已經在台北工作超過十年。教學的經驗雖然豐富,但因為接觸的大部分都是台灣學生,樣本不夠全面,所以始終找不到突破點。於是我決定放下台灣打下的所有基礎,到上海展開新的教學工作生涯。

天賦資質不分軒輊

樸素而有韌性的上海學生,讓我找到了教學的關鍵突破點,面對這些不同年齡層的一流學生們,只有讓自己的教學技能更快速進步,才不辜負他們所帶來的教學啟發,也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在持續不斷的教學實務當中,找到更多的突破點,再重新帶回來,啟發台灣有心從事教學的老師們。我必須說,這是極度善用兩岸學生反饋資源的一個良性循環,無論是我、兩岸學生,以及兩岸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們,都是當中的受益者。

兩岸學生的天賦資質不分軒輊,同樣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承,因為長期的分離,在文化上出現了一些生活和觀點上的差異。像這樣的差異性,正向來看其實是一件好事情,在不同文化激盪的背後,更重要的意義是雙方都應該盡力去學習如何相互截長補短,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