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熊本一廠拚年底量產 在地工廠難獲訂單

工廠機器不斷運轉,在熊本縣當地經營汽車零件製造公司長達30多年的社長出雲秀樹,過去因為新冠疫情,讓公司收益大幅減少,原本期待能藉台積電設廠,搭上半導體生產列車,爭取到生產訂單,半年前就買下了一片占地達2100多坪的空地,距離台積電第一工廠只有3公里遠。

但眼看台積電第一工廠,即將在年底前開始量產了,仍遲遲找不到爭取訂單的機會。

日汽車零件製造業社長出雲秀樹表示,「曾預想過台積電會多少向在地工廠透露出,需要什麼物品的採購需求,但事情似乎並不如想像中發展。」

台積電過去曾表示到2030年,在不直接影響生產品質下,製造過程所需要的零件耗材,將有60%會從熊本在地工廠供應。

為了搶這塊超過11兆日圓經濟效益的發展大餅,1年前開始,熊本在地的21家中小企業就開始聯合舉辦1個月1次的半導體相關知識發展研習會。

出雲秀樹甚至還為了觀察台灣半導體零件需求,親自參加9月在台灣舉辦的半導體展覽,與台積電以及相關合作公司接觸,但到現在,實際接到訂單的公司只有4家。

半導體相關企業業者指出,「透露出來的資訊比想像中少,甚至到底要生產什麼,我們仍不清楚,就算獲得相關資訊,我們也得評估能否照條件呈現出來。」

研究半導體資訊多年的學者分析,日本企業要從零開始,加入台積電供應鏈之一,相當困難。

熊本大學特任教授鈴木裕巳認為,「在半導體中,非常重要的零件並非是『因為來日本設廠 所以請用日本產品』。台積電可能傾向於,將在台灣合作的公司一起帶來日本設廠發展,因為這些供應鏈公司生產產品的品質早已受到台積電認可。」

目前有產品運輸公司獲得與台積電合作的機會,但也驚訝台積電要求下單2小時內就要收到物品的時間,比一般公司當日下班、隔日送到的要求嚴格。儘管如此,運輸業者仍配合改善作業流程,以一人多工方式,期望能與台積電長期合作。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積電熊本一廠拚年底量產 在地工廠難獲訂單
熊本縣知事昨拜會台積電 爭設熊本3廠
台積電熊本設廠高薪徵才 衝擊在地企業難補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