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難吃下全球需求 甘利明盼台日合作成兩大晶片製造體系
日本前經濟產業大臣、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名譽會長甘利明(Akira Amari)今天(28日)出席台日科技未來論壇時強調,台積電一家公司不可能完全滿足全球數位轉型的晶片需求,這會是很大的風險,因此日本成立晶片廠Rapidus,盼與台灣合作成為兩大穩定的製造體系,共同支撐全球數位轉型需求,成為維持自由民主社會的基礎。
印太戰略智庫28日舉辦台日科技未來論壇,邀請日本前經濟產業大臣,長期擘畫日本半導體政策的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名譽會長甘利明做專題演說。
甘利明提到,每次問台積電日本第三廠何時動工,都會得到「找不到客人」的答案,但日本合資企業Rapidus卻在沒有客人的情況下建廠,這是因為全球正掀起數位轉型浪潮,百工百業、社會運作都會被數據(Data)驅動,背後都要仰賴半導體,也就是說未來將是充滿半導體的世界。
甘利明再提及,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良率超越台灣的主因是廠區全由台灣工程師主導,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希望產線都換成美國人,考量美國勞工文化,這樣的先進半導體產線可能就會停擺。
甘利明表示,川普希望把製造供應鏈都設在美國境內,所有東西由美國自行製造、供應,且施政主軸聚焦太空與AI(人工智慧),這背後需要的先進半導體,必須由數百家公司共同完成,且要歷經好幾千個製程才能做出來,要憑一國之力完成是天方夜譚,他還說,要如何讓川普了解,必須由世界頂尖公司合作才能完備半導體供應鏈、製造最好的晶片產品,是半導體產業最大的問題。
甘利明強調,隨著晶片設計朝客製化方向發展,只有台積電有辦法製造這種先進晶片,包括英特爾、三星等對手都遠遠趕不上,在數位轉型過程中,需要非常大量的客製化晶片,但台積電不可能承接全球所有需求,這是非常大的風險,一定要有第二家製造商,為此,日本希望與台灣合作,以台積電、Rapidus成為兩大製造體系來滿足全球需求。他說:『(日文原音)日本之所以要成立Rapidus,就是希望支撐數位轉型順利運轉,如果世界有台積電,還有Rapidus,全球就有兩個穩定供應鏈,可以大幅減少數位轉型風險,並且維持自由民主的社會,因此我們需要建立半導體製造團隊,支援自由民主社會、成為自由民主社會的基礎。』
甘利明指出,台灣供電能力已經緊繃、走到盡頭,日本供電雖然也有限度,但還有很多核電廠停機,若能重啟,就可以聯合起來,共同生產半導體。
甘利明最後表示,中國深度求索(Deepseek)的生成式AI模型,雖然便宜,但使用者所輸入的所有資料都會被Deepseek,乃至於中國掌握,而中國的野心是讓Deepseek成為全球基礎建設,屆時所有國家的智慧財產、決策都會被中國控制,希望台日能夠合作創造沒有風險的AI世界。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美將課25%汽車關稅 車輛公會:影響有限盼政府勿降進口車關稅
電價審議會議開會在即 郭智輝重申財務撥補可強化台電營運
川普敵視鄰國盟友 加拿大總理卡尼:美加舊有關係已經結束(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