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330)拒絕「3國家」建廠邀約!中東砸錢也請不到…背後有哪些考量?他揭「台灣地位」難取代
早期半導體產業乏人問津,如今半導體技術成為各國競爭追逐的重中之重,握有關鍵技術的台灣在美中科技戰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台積電(233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就曾在2024年時說過,台積電已成為「真正的兵家必爭之地」,想搭上半導體順風車的國家無不盼借助台積電之力來「抄捷徑」;不過,近日有消息指出,台積電婉拒3個國家的設廠邀約,背後考量也隨之曝光。
「因為台積電的成功,成為地緣政治策略家的兵家必爭之地,5年來台積電已經真正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這是張忠謀在2024年10月26日台積電運動會上所講的話。
如今,隨著台灣半導體護城河既深且廣,技術深耕多年,台積電的成就各國有目共睹,無不積極爭取設廠,也呼應張忠謀兵家必爭之地說法。
「台灣是最完美生產據點,海外建廠是逼不得已」
然而,對於台積電來說,「台灣是最完美的生產據點,海外建廠是逼不得已的決定。」
根據《DIGITIMES》報導,台積電之所以會選擇美國、日本、德國擴廠,最主要原因無非是面臨大國的「巨大壓力」,才有此決定,以及考量這3個國家在設備、材料,以及IC設計等半導體產業鏈中擁有領先實力。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二度回鍋後,不僅挑起關稅戰,也祭出半導體晶片稅威脅;對此,台積電在2025年3月上旬宣布加碼美國千億美元投資,震撼業界。
外界憂台積電擴大美國投資後,是否會影響台灣投資力道,當時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便篤定回應,「不會!」「台灣生產線還是不夠,所有的產能不夠,就是這麼簡單!」對於整體而言,台積對未來營運仍有信心,外部壓力風險也在其掌控中。
全球先進製程產能、技術幾乎握在台積電手中,令川普政府施壓有其極限。
台積電婉拒「印度、卡達、新加坡」建廠邀約
至今想與台積電合作的國家仍相當多,近來對AI、半導體想積極發展的中東國家也包括在內,《DIGITIMES》報導,有供應鏈業者透露,中東多國可說是誠意滿滿,只要台積電願意前往設廠,「錢不是問題」。
不過,消息人士也稱,撇除國安與政治複雜問題,台積電絕對擁有足夠的資金在中東國家設廠,但最大的障礙在於「中東在半導體領域部署幾乎是零」,台積電幾乎已無人力再組隊前往。
據了解,在中東多個國家中,日前贈送一架波音747客機給川普的卡達最為積極,主動與台積電洽談合作機會,但台積電在評估後婉拒。
另外,亞洲最大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以及「南亞霸主」印度也盼台積電前往設廠,但「護國神山」仍是再三考量後予以拒絕。
供應鏈指出,台積電在分身乏術與全球產能調配必須控制的情況下,遂婉拒其他國家邀約建廠。
印度改找力積電合作:首座12吋晶圓廠誕生
印度力邀台積電遭拒後,並不放棄半導體夢,最終將目標轉向台灣晶圓代工大廠力積電(6770)。
有趣的是,與台積電赴海外設廠的模式不同,印度合作案是採取製造IP技術授權的方式,也就是印度向力積電購買28奈米製程技術,力積電分階段收取授權金,來幫助印度建廠。
2024年3月,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宣布與印度電子業大咖塔塔集團合作,將在印度西部省份古吉拉特邦(Gujarat)共同建立一座12吋晶圓廠,也是印度第一座12吋晶圓廠。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中信金變「2元金」股價43元還能買?不如買這檔「金融股隱形冠軍」連14年配股配息,長抱10年賺贏大金控
25所「黃仁勳大學」放榜!政大+4國立4私大擠進來、這所沒列夥伴了!背板股名單亮點一次看
2026(115年)行事曆搶先看!過年放幾天?寒暑假何時放?國定假日多5天「9連假請假攻略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