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吸引外資創歷史記錄 卻非人人贏家

台股今年表現亮麗,境外資本功不可沒。在市場關注台股何時能攀上歷史高點之際,外資已先行一步創下歷史記錄。

據台灣金管會證期局數據,外資持股占台股總市值比重今年7月攀升至40%,刷新記錄高點。彭博數據顯示,外資年迄今買超台股86.4億美元,在亞洲除中國以外的市場中最大。

吸引外資、提升機構投資者比例,不僅提高台股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地位,也能引導投資者更關注股票基本面、理性投資,避免市場大起大落。儘管股指一路攀升,台股90天波動率卻在6月初創下歷史低點7.8,目前在附近徘徊。然而市場穩健亦有代價,台股成交量較幾年前大幅下滑。過去倚賴經紀業務存活的台灣券商,要求營業員賣基金、保險產品,紛紛尋求轉型出路。

金管會證期局局長王詠心在採訪中指出:「對於外資持股比增加,當局樂觀其成,交易所跟櫃買中心會持續引入外資。」她亦表示,「主管機關也會持續推動一些政策使市場發展能夠均衡,」以提升台股量能。

根據證期局數據,今年前七個月, 台股日均成交值約1,172億元台幣,較十年前日均值的約1,707億下降了超過30%。這其中,外資成為支撐交易的重要力量。台灣券商公會理事長 簡鴻文指出,去年聖誕節因為外資休假,致台股成交量大跌,「最慘一天只剩下300多億元」;而理想情況下,成交量應該一天有1,500億至1,600億元台幣。

據證期局數據,隨著外資及本地機構投資者的增加,散戶佔成交比重自2009年72%的高點一路下滑,去年創下了52%的歷史新低。今年雖然吸引了一部分散戶回歸,但目前比重也僅有56%。

簡鴻文表示,台股殖利率高對外資深具吸引力。外資除了能享有資本利得、又有股息收入。但是按現行法規,外資的股利所得稅率為20%,內資最高要課50%。因此,稅率「內外有別」令許多台灣境內散戶大戶不願參加除息。

「法人時代」

富邦證券資深副總郭永宜指出,包括台灣投資者直接買賣海外股市、台灣亮點產業少,和人口結構問題等,皆造成股市成交量下滑。從這波台股由7,000點升至1萬點的過程中, 融資餘額增加不到5%來看,台股的「法人時代」越來越清楚。

凱基投顧的數據顯示,2016年11家台灣主要證券商獲利降低12.1%至153.8億元台幣,其中大多券商12月份宣告虧損,因投資收益及交易手續費減少;隨著市場反彈,這些券商今年上半年獲利略有回升,同比成長2.6%。證期局稱,自2012年至今,券商分公司家數已減少13%。

在獲利下滑、 市場整併之際,台灣券商紛紛朝財富管理轉型。群益金鼎證券在其官方網站表示,在主管機關逐步放寬券商業務範圍的政策下,致力於發展財富管理業務,包括協助資產配置、保險商品諮詢及銷售等。公司總經理趙永飛稱:「目前理財業務佔券商營收比重約3%以下,還有很多發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