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去年虧損因燃料價格暴漲 水價目前無調整規劃

針對去年虧損二六七五億元主因,台電昨(十五)日指出,去年國際燃料價格暴漲,光是燃料成本就增加超過三千億元,外界屢指涉能源政策議題,但核能佔比高於台灣的法國虧損四千億,且每度電售價已漲到台灣近三倍的六·六四元。韓國虧損七千億元,其電價三·一五元也高於台灣。核電佔比更高的國家,電力公司虧得更多、漲價也更高,顯見能源結構及發電配比,與電業虧損及電價調整不能畫上等號。此外,水利署也指出,水價涉及民眾基本生活,其調整衝擊用水正義及經濟等深遠問題,目前並無調整規劃,自然沒有水電雙漲的可能性。

台電進一步指出,國際電業營運受燃料價格暴漲衝擊,各國採取多元手段因應,舉凡歐美日韓等國皆已調漲電價,二○二一年起累積調幅最高達七成。韓國去年調漲電價,民生電價較二○二○年調漲二成,工業調漲二成七。截至去年底,韓國民生電價每度三·一五元,工業電價每度三·○四元。今年第一季再調漲,調漲後民生每度三·七六元,工業每度三·八四元,與台灣現行電價民生每度二·六九元,工業每度二·七六元,高出超過三成五。

台電說明,電價調整是為適當反映合理成本,過去台灣核電占比更高時,也曾多次調漲。二○一五年經濟部成立「電價費率審議會」,依公式每半年檢討一次電價,審議決定電價調整幅度,建立電價合理反映成本之運作機制,並於二○一八年調整三%;去年由於國際燃料價格暴漲,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平均電價漲幅為八·四%,且為考量民生物價穩定性,僅針對用電大戶調漲,基本民生及商業店家不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