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3次 台北氣象站看冰雹

史上第3次 台北氣象站看冰雹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4日電)台北市中正區總統府附近今天中午降下罕見的冰雹,旁邊的台北氣象站直接觀測,是有紀錄以來的第3次。氣象局說,冰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對流雲。

中央氣象局表示,冰雹是在對流雲中形成,當水氣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若隨著高度增加而溫度繼續降低,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結成冰粒。

氣象局指出,在冰粒上升運動過程中,並會吸附其周圍小冰粒或水滴而長大,直到重量無法為上升氣流所承載時即往下降,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時,表面會融解成水,同時會吸附周圍的小水滴,此時若又遇強大的上升氣流再被抬升,表面則又凝結成冰,如此反覆進行如滾雪球般,體積越來越大,直到重量大於上升氣流的浮力,就往下降落。

氣象局表示,若冰粒到達地面時未融解成水仍呈固態者稱為冰雹,如融解成水就是常見的雨。

氣象局並引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職員黃釗俊寫的文章指出,大多數的雹塊呈球狀或橢圓形,有些則為圓錐狀,另外有些雹塊表面崎嶇不平或呈不規則狀,特殊一些的呈啞鈴狀。

黃釗俊說,雹塊的直徑從0.5公分到15公分都有,巨大的冰雹像葡萄柚或壘球,較小的雹塊如豌豆般大小。1970年9月,美國堪薩斯州降落的冰雹中,發現一塊直徑達43公分、重量0.75公斤的冰雹。據說,在1882年8月15日美國堪薩斯州曾發現過重達40公斤的降雹,但不知是否真確。10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