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頭一遭...東元父子的經營權之爭,關鍵在這件事

東元會長黃茂雄(右)的長子黃育仁(左),雖在父子會談中,得不到父親支持,但卻變成東元5大創辦人家族中,3大家族所力挺的接班人。(攝影者.駱裕隆)
東元會長黃茂雄(右)的長子黃育仁(左),雖在父子會談中,得不到父親支持,但卻變成東元5大創辦人家族中,3大家族所力挺的接班人。(攝影者.駱裕隆)

文●林洧楨、韓化宇

這是台股史上第一場父子對決的經營權之爭。

主角是年營收約500億元的全球第3大、台灣第1大馬達王國——東元集團。

它是台灣第3家上市家電企業,掛牌時間僅次於大同與聲寶。從馬達、冰箱等到送貨的宅配通、賣米漢堡的安心食品,處處可見它的身影。

東元的核心事業馬達,是電動車最熱門的心臟部件,不過,它腳步卻追不上同業。台第二大馬達製造廠士林電機,是Gogoro供應商;營收不到東元30分之1的富田,與特斯拉共同研發馬達⋯而它在電動車馬達的布局,卻乏善可陳。此外,近年占其合併營收約8成的重電與家電兩大主業,獲利能力也持續下滑。

當本業走到非轉型不可的分水嶺,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卻與長子黃育仁因董事提名鬧翻。

商周團隊全盤剖析,帶你一次看懂家變始末。這場父子對決,最激烈的變化,發生在3月9日。

東元董事長邱純枝一通緊急電話,打給委託書通路商,業者以為要跟寶佳打仗了,沒想到答案是東元、寶佳、華新麗華三方談妥,「邱董說,已經和解了,現在市場派變成公司派,」業者轉述。

當外界認為東元今年經營權之爭落幕,10天後,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長子黃育仁,卻發出聲明稿請辭東元常務董事、資訊電子事業群執行長職務,同時也不再接受董事會提名。此舉預告他將脫離公司派,自行參選。

3月22日,3大東元創辦家族成員發出聯合公開信,簽名支持黃育仁參選東元董事。30年前曾被黃茂雄逼退東元董座的黃博治,也在簽名之列;疼孫的「東元阿嬤」林明穱,更是在背後力挺。

爸爸的敵人,變成兒子的盟友;創始家族跳過二代,力挺三代;市場派變成公司派,公司派又分裂出市場派……。

何以致此?

最早,黃茂雄是以女婿身分接班,雖頂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學碩士的高學歷,但因不懂機電,只能以外部力量來保護地位。

當時比起東元董事長,外界對他的認識,更來自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國策顧問等職位。他長袖善舞的特質,在電機四雄(大同、東元、士電、三洋)董座中,也最為鮮明。

接掌東元董座後,因一場奪權震撼教育,讓他體會人脈才是最有用的保命符。此後,東元的轉投資,也隨著他的人脈網開始多元擴張,包括高鐵、富邦媒等。而他最有興趣的是餐飲事業,包括摩斯漢堡、樂雅樂,3個小孩有2位就安排在其中。

這也埋下東元創始股東對他不滿的導火線,更是黃育仁自行參選的理由。

隨著電動車崛起,馬達成為取代引擎的關鍵心臟,東元決策躊躇、資源分散的問題,也浮上檯面。

其廠務主管對商周說,東元進化不夠快,最核心指標的兩工廠不是老員工急著退休,就是新員工留不住。

加上懂財務卻不懂機電的董事長邱純枝,在東元轉型的關鍵時刻,推動的竟是擠牙膏、擰毛巾式這種分階段的智慧化工廠改造,埋下銜接問題,也讓東元失了先機。

這般坐擁寶山卻低度開發,多元卻模糊的發展策略,也引來寶佳覬覦。

時任寶佳資產執行長的唐楚烈,就曾對商周說:「東元的馬達本業大有可為!」他認為,東元有全球第3大馬達廠的優勢,能生產製造又有全球通路,只要導入國內外資源,獲利空間可期,因此才想拿下東元經營權。

但唐楚烈涉入勞動基金炒股案後,寶佳集團董事長林陳海只能下令:「一切以平和收場為目標」,於是黃茂雄乘勢整合寶佳、華新麗華,促成三方和解,並談出「支持邱純枝繼任董事長」的結盟目標。

這一喬,雖化解外患入侵的危機,卻也形成父子對決的關鍵導火線。

相較於學經濟的黃茂雄,黃育仁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機碩士,對東元起家的重機與家電兩大核心事業更加熟悉。他過去掌舵的菱光、東友與聯昌3家科技業上市櫃公司,合計年營收約88億元,規模雖小,他卻積極練兵。

談到東元轉型,黃育仁表達很深的憂心。在父子相爭未爆發前,他曾接受商周專訪:「東元的核心事業就是動力。未來,可能不是賣你一顆、十顆馬達,而是你直接跟我們買500馬力、每分鐘3千轉速,動力提供方式會有很多數位技術⋯,這時還能做那麼多產業嗎?」

再加上理工背景的他,對政治運作很感冒,曾說:「(董監改選)不是會長說了算,誰進董事會?看股東投票決定,今年的股東會是實力原則。」

理念不合 、路線歧異,終讓他決定背水一戰。

那麼父子爭霸,誰勝算大?攤開東元最新股權結構,只要東元、寶佳、華新麗華聯盟不瓦解,掌握股權約44%,仍是贏面較大的組合。

但外資與散戶合計55%,黃育仁也非毫無機會。根據市場派推估,除了黃博治的1%股權外,東元5位創辦人、5大家族的股權就藏在這塊,至少有約1成股權;只要黃育仁能造成外資分裂投票,並拉攏到寶佳、華新麗華其中一方,要逆轉勝並非不可能。

但東元轉型問題,真的繫於誰當董座嗎?「東元曖昧不明的權力結構,才是關鍵課題!」一位資深會計師說。他分析,東元的決策者始終是會長。

在大轉型時代,東元需要的是有能耐且有實權的掌舵者,是專業經理人或家族接班人,都不重要。對旗下約1萬4千名員工與7萬多名股東而言,這場經營權之爭,關鍵不在誰能贏得董座,而是誰能不讓東元輸掉大好江山。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741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畫大餅、先挽留後辭退…4個離職常見「慰留手段」,可能是陷阱
即使知道,還是刪不掉...最會偷偷蒐集個資的12款app,你手機裡裝了幾個?
好市多的10個小內幕:為什麼特別重視「肉品」、一年全球只展店25間
上市櫃公司陸續公布股利政策,為什麼股市大咖不建議參加除權息?
葉黃素別在晚上吃!眼科醫師:至少要吃●個月才有效,搞懂9件事正確護眼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房地合一稅2.0在即 房東乘機漲價 財長怒批
劍指台積 英特爾衝晶圓代工
資金超寬鬆 陳冲示警:留心疫後通膨
外資買賣ETN 31日鬆綁
日新生銀出清日盛金 賺2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