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學者:台灣非下一個烏克蘭 美台「夥伴關係」大不同

俄羅斯不顧國際反對,全面入侵烏克蘭。而美國則只以經濟制裁應對,並強調不會出兵介入,也讓人聯想是否中共未來武力侵犯台灣時,美國恐也是相同的態度。對此,專精台灣議題的史丹福大學學者祁凱立(Kharis Ali Templeman)直指,台灣對美國的夥伴關係角色不同,且美國在台灣的利益關係也不一樣,「台灣不會是下一個(被入侵)!」

祁凱立指出,由於台灣與烏克蘭的處境有相似之處,畢竟都受到大國的威脅,而且台灣與烏克蘭都屬於偏向西方的民主國家,美國會一定的程度希望烏克蘭及台灣免受威脅。因此,許多評論家把烏克蘭與台灣相提並論,甚至認為烏克蘭的情況可以視為美國是否願意出兵幫助台灣的測試先例。有些人指出,如果美國不採取軍事行動幫助烏克蘭,將削弱美國的信譽,還有可能招致中國武力犯台。然而,祁凱立認為這類的推論太過單薄。

「烏克蘭與台灣有本質上的差異。」祁凱立解釋,美國本來就不應該將有限的資源,從印太地區轉移到對於美國利益不那麼重要的地區,「美國的選擇是優先次序的問題,而不必糾結於『聲譽(reputation)』。」

他並且表示,從歷史的角度來說,美國對烏克蘭的安全支持是「近期」且「有限度的」,但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卻深遠的多。自1950年杜魯門政府的介入防止中國入侵台灣,台灣今天事實上就是以一個獨立的國家而存在。而從那時起,美國一直是台灣的夥伴,也是軍事援助訓練,以及武器的來源。美國幫助台灣從貧窮的軍事獨裁國家,轉化為繁榮的自由民主國家。美國還一度在貿易上給予優惠,幫助台灣經濟的起飛。也因此,從歷史淵源的角度來看,如果美國放任中國武力犯台,對美國世界影響力與聲譽造成的衝擊,會比俄羅斯侵襲烏克蘭的風險大得多。

祁凱立進一步分析,中國本質上與俄羅斯也不同。俄羅斯從2000年以來一直是由單一強人統治,但普亭的領導下俄國一直處於弱勢。普亭的作為主要是提升自己在國內的地位,而不是只為了加強俄羅斯的安全。從俄羅斯做出的威脅主要是針對基輔,但並非是華沙、布拉格或布達佩斯也可見,普亭基本未能阻止東歐大部分地區從俄羅斯轉向西方。

但是相比之下,中國則是正在崛起的大國,中國領導人有理由相信時間站在他們這邊。中國經濟是印太地區第一大經濟體,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過去30年從現有的全球經濟和安全架構中受益匪淺。與俄羅斯的行為不同的是,中國修改國際秩序的作法,主要是透過現有的全球機構開展,並建立其可以控制的其他機構。也就是說,中國主要是建立而不是拆除。

這樣不同的軌跡導致根本不同的策略。在這次出兵之前,俄羅斯就已經公然違反國際法和國際準則,佔領併吞並了烏克蘭領土,並支持代理人勢力在烏克蘭東部,造成萬餘人傷亡,俄羅斯的全球聲譽和國家利益都造成巨大損失。

但是中國沒有對台灣做過類似的實質侵略。中國沒有出兵奪取與中國地理位置上相近的金門與馬祖。雖然總是在台灣附近演習,但中國的目的其實是向台灣與美國的政府發出訊號,而不是實際的奪取領土,或者預告即將實質動武入侵。到目前為止,中國與台灣也沒有實質衝突、沒有造成生命損失。

祁凱立分析,中國的主要戰略是以非軍事的手段企圖改變兩岸情況。就算不喜歡台灣的領導人,北京也總是軟硬兼施,以軟的經濟誘因與硬外交壓力,企圖增加對台灣的影響。中國也持續強調台灣是中國的神聖領土、中國願意為兩岸統一付出代價、美國應該放棄對台灣的承諾等,「但這也表示,比起俄羅斯,中國更有耐心,更老練。」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WSJ:俄、中變強大 烏克蘭危機揭3超級大國競爭序幕
圖輯/戰火下 烏克蘭人的一天 慌亂悲哀和無助
母付子1800元 要求6年不碰社群媒體 18歲兒完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