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眾神潮》特展 傳統圖像轉化之美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眾神駕到!國立歷史博物館《眾神潮》特展,即起擇華山文創園區玻璃屋登場,該展解開館藏版畫神祇的封印,透過圖像授權,巧妙運用多元媒材開發食、衣、住、行、育、樂各面向商品,另安排版畫體驗區、扭蛋轉好運區,神祇結合當代生活,讓民眾參與共享文物與圖像,明信片、扭蛋帶著走,感受傳統圖像的轉化之美。

史博館1955年成立,65年來收藏眾多藏品,2018年7月起展開3年閉館整修,館藏文物移往國立故宮、國美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存放,整理過程發現,發現許多不為人所知文物,包括眾多古代貨幣、600件民俗版畫,開始思考如何讓透過圖像授權,走入生活與日常連結。

史博館2019年7月推出貨幣為主題的《孔方兄與他的朋友們》特展,透過圖像授權,邀插畫家手繪可愛角色,讓民眾認識史博館的孔方兄(五銖錢),也讓館藏貨幣轉化成招財布偶,包括三足蟾蜍、財神爺、金錢虎等商品。

史博館今年以神祇版畫為主題,邀請年輕世代透過多元媒材,讓館藏開發文創潛力,讓傳統圖像應用當代生活,呈現食、衣、住、行、育、樂各面向主題展區,展期至11月1日。

例如作品「尪仔標」,結合桌遊概念與傳統信仰,呈現媽祖、文昌帝君、玉皇大帝、增福財神、福德正神、關公、靈應城隍、觀世音菩薩等8位神明。

再如「門神愛交陪」擷取「門神」過節的氣氛和相聚的感動意象,以版畫分色的繪製技巧,把「將軍門神」分層印在玻璃酒杯,連結神祇和生活,除欣賞交迭光影,也認識秦瓊、尉遲恭。

另外,「灶神」的糕點模具,把神祇圖像與模具結合,造出高齡70歲神像雕刻師傅陳文才刻制,展現細節分明的樣貌,來還原立體想象。

其他文創品還包括,「眾神潮服」以和合二仙、武財神趙公明為設計基礎,「心想事成」現代滑板,圖案包括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的坐騎「青獅」與「白象」,把古今衝突的元素相互融合,將原本成對僅繪製於木板的門神圖像置換於現代滑板上,搖身成為室內居家潮流掛飾。

除了主題展區,「版畫體驗區」呼應展覽版畫元素,將傳統神祇圖像拆版,製作成黑色線稿印章與彩色圖層印章,帶領民眾認識版畫工藝疊色、套印手作,開放民眾自行配搭色彩與印刷順序,以及蓋印製完成獨一無二的專屬紀念明信片。

至於「扭蛋轉好運區」,則開發創意的「眾神護身符」潮物,以插圖新詮版畫神祇,且推出隱藏版本添增蒐集趣味,推出文昌帝君(學業守護)、財神(金錢開運)、菩薩(健康平安)與媽祖(心願達成)等計4位神祇任君挑選。

史博館《眾神潮》特展透過圖像授權,巧妙運用多元媒材開發商品,感受傳統圖像的轉化之美。(史博館提供)

館藏神祇轉化的各種設計巧思,引發觀者對版畫的好奇。(史博館提供)

「心想事成」現代滑板圖案包括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的坐騎「青獅」與「白象」。(史博館提供)

「灶神」的糕點模具,把神祇圖像與模具結合。(史博館提供)

「門神愛交陪」玻璃酒杯把秦瓊、尉遲恭,分層印在杯子。(史博館提供)

「眾神潮服」以和合二仙、武財神趙公明為設計基礎。(史博館提供)

「尪仔標」,結合桌遊概念,呈現媽祖、文昌帝君、玉皇大帝、增福財神、福德正神、關公、靈應城隍、觀世音菩薩等8位神明。(史博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