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對,就可以改善大腦症狀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上圖:張立人醫師所著「大腦營養學」全書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現代醫學過度分科化,並且偏重單一治療方式,讓我們忘記了人類生存的本能事實上可以從食物當中攝取足夠的維生養分,只要我們能夠正確的飲食,疾病是可以最小程度的侵害我們的健康。國小二年級的小偉,平常會發出怪聲音、一直用力眨眼睛,同時臉部也會不自主的抽動,醫生懷疑他是妥瑞氏症,開立抗精神病藥物給他,吃了以後無時無刻想睡覺,根本無法學習與正常生活;台大兒童醫院張立人醫師診查後發現他血糖值不穩,合併過敏與慢性發炎問題,原來是小偉平常愛吃巧克力,經過一段時間的禁絕之後,所有症狀都消失,小偉竟然不藥而癒。

類似這樣的例子在張立人醫師的臨床案例中並不少見;前後歷經三年半的時間,從收集案例到遍閱群書,他親著「大腦營養學」揭開腦部依靠諸多營養素運作的秘密;不但教導民眾如何從食物中獲得對抗大腦疾病的知識,也向醫界分享他的研究心得,解開了失眠、焦慮、憂鬱、分心、健忘等五大常見大腦症狀的原因。

張立人醫師指出,有80%亞健康(有病徵但查不出病因)的民眾,醫生查不出病因也不敢開藥,但是民眾卻持續受到病徵的困擾,以致於問題一直無法解決。事實上這些人可能都是因為神經傳導物質出狀況、神經免疫與內分泌失調,最常見的就是腦部運作所需的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GABA、乙醯膽鹼、麩胺酸的營養原料、催化劑、調控因子不足,有部份原因就在於日常食物的攝取不當所致,類似小偉就是典型的案例。

由於現代人飲食偏好高糖、高油、高鹽、高化學添加物,而且又是精製化、低纖。高糖的食物會導致血糖不穩、胰島素功能失調、刺激神經慢性發炎,大腦處在發炎狀態時許多問題就會出現。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發現,容易有學習力差、分心、過動,甚至情緒不穩的孩子,每天補充600mg的DHA(富含於深海魚油),就可以明顯改善以上症狀。因為DHA或EPA屬於ω-3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保護神經系統不要過度的發炎,血液中ω-3不飽和脂肪酸濃度過低,和憂鬱症、躁鬱症以及冠狀動脈心臟病都有關。素食者可以用亞麻仁籽油來代替。

另外近來頗受歡迎的益生菌,也是與大腦疾病息息相關,因為可以幫助改善腸道菌的生態,腸道中一旦好菌增加,可以透過「腸腦連結」(gut-brain axis),影響腦部發育與運作,減少神經發炎,預防大腦症狀產生。

張立人醫師所著「大腦營養學」全書共380頁,詳述了被醫療忽略的七大病因,包括營養失衡、慢性發炎、腸胃功能與腸道菌失調…等。另外還提出九大飲食療法,包括地中海飲食與心智飲食(MIND diet)在預防阿茲海默症扮演關鍵角色;七大營養策略,如魚油、益生菌的重要性,胺基酸、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攝取;最常見藥草,如綠茶與咖啡的作用,以及黑巧克力和洋甘菊的功能等。是一本不論是一般民眾或是專業人士都值得仔細閱讀並且加以吸收後,身體力行的營養寶典,深入淺出的點出了大腦運作所需的營養,力求降低因為營養失衡所造成的腦部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