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實行「限塑令」, 塑膠袋改採付費制

“Plastic bags now constitute the biggest challenge to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Kenya. This has become our environmental nightmare that we must defeat by all means.”

「肯亞的垃圾管理中,塑膠袋是目前最大的挑戰。是我們得用盡手段來打敗的環境惡夢。」
– 肯亞環境部部長 Judy Wakhungu


  • 海洋垃圾將比魚還多

塑膠袋的使用給人類生活帶來便利,但卻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重大浩劫。除非我們立即採取行動,停止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 (disposable plastic products),例如塑膠袋與寶特瓶,否則根據聯合國的專家推估,到2050年,海洋裡塑膠垃圾的數量將比魚還多。

1950年時,全世界有25億人口,製造出150萬噸的塑膠產品;但到了2016年,全球70多億人口製造出超過3億噸的塑膠產品,對陸地、海洋的生態衝擊非常巨大,未來百分之九十九的海鳥都將吞食塑膠產品,海洋生物也將遭受波及,最後透過食物鏈,回過頭來危及人類。


  • 肯亞對垃圾製造商開重罰

為了扼止一次性塑膠產品的氾濫,許多國家紛紛採取管制措施,其中最激烈的,莫過於位於東非的肯亞,在今年8月28日宣布,即日起製造、銷售、進口與使用塑膠袋,最高可能被處罰4年的牢獄之災,以及4百萬肯亞幣 (約114萬台幣) 的罰鍰

為了避免民眾的反彈,這項新令實施之初,主要將針對製造商及供應商,但對於一般民眾則會有一段寬限期 (grace period),以便讓民眾逐漸適應這項新規定。政府官員特別強調,肯亞每年使用的塑膠袋估計達3億個,這些塑膠袋最後並沒有經過適當的處理,而是被任意丟棄,對自然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可能要好幾世紀的時間,這些塑膠袋才能自然分解消失。


  • 禁令是否導致萬人失業?

當然,這項新規定會對觀光客造成不便,在機場免稅店購物的遊客,入關時必須將塑膠袋留在機場內。另外,對生產塑膠袋的企業也將面臨關門倒閉的危機。肯亞製造商工會表示,肯亞有多達176家塑膠袋製造商,直接僱用2.9%的肯亞勞工,間接僱用的員工也多達6,000多人。工會認為塑膠袋問題,應該是廢棄物處理以及消費者習慣問題,而不是生產者的問題,不應該禁止塑膠袋的生產。

但政府官員回應說,禁用一次性塑膠用品提供生產廠商重新檢視其營運模式,應生產可多元化重複使用的購物袋 (reusable bag),如此也可創造新商機及就業機會。不過,對於消費者而言,要立即改變消費習慣,自己準備購物袋而不使用商家提供的一次性塑膠袋,可能有些困難。


  • 台灣明年開始擴大「限塑」

從肯亞的經驗來看,一次性塑膠袋對環境的威脅已經迫使各國政府必須採取更為積極的手段,即便面臨對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短期不便,也勢在必行。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倘若消費者能自動自發,改變消費習慣,也許政府就不用推出這麼激烈的手段了。

最後,提醒大家,國內環保署在今年8月15日修正「購物用塑膠袋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從明年1月1日起,有14類管制對象 (約10萬家業者) 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且將取消購物用塑膠袋厚度管制,還請大家支持,共同為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2017.9.19)

肯亞是東非地區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塑膠製造業年生產量可達1,000~8,000頓。雖然製造部門僅佔GDP 17%,但需求量每年成長10~20%,分析師仍支持設立更多的塑膠製造、包裝工廠來滿足市場。因而肯亞政府日漸關切塑膠所造成的廢棄物問題。





作者名稱:鄭貞茂,金管會副主委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7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