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瞄準零碳排 運具電氣化成重點指標

【時報-台北電】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將於11月1日於英國召開,「淨零排放」不僅是今年國際上最熱門的政經關鍵字,也在國內政要的談話中越來越有能見度。蔡英文總統更是在雙十國慶的國家級談話中提及,「我們已經和國際主流同步,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也必須和各界一起規劃路徑圖。」這宣示了「淨零排放」將成為國家層級的關鍵戰略。

行政院能減辦副執行長林子倫表示,減碳會是未來全球許多產業發展的新標準,「過去大眾認為減碳是環保的議題,但接下來它會是競爭力的展現」。

林子倫也提到,行政院已邀集各部會成立「淨零排放路徑專案工作組」,分別由「去碳能源」、「產業及能源效率」、「運具電氣化」及「負碳技術」等四大工作圈,加上日前新增的「治理」工作圈,期盼透過五大工作圈研擬評估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

綜觀近期產業動態,跟隨國際減碳大勢,鴻海與裕隆的合資公司鴻華先進推出三款電動車原型車、傳統機車大廠光陽也在積極轉型、電動機車龍頭Gogoro赴美上市,都顯示台灣運具電動化的腳步,產業界正快馬加鞭、全速衝刺。而隨著國際氣候政策壓力越來越大,政府政策能否跟上世界潮流,則是接下來的關鍵題。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今年發布《2021全球電動車展望報告》,預計2030年全球新售電動車比例將達到60%。但目前在台灣800多萬輛汽車中,僅有1萬2千多輛為電動車,占比僅達0.15%;而在1,400萬輛機車中,電動機車僅有45萬,占比只有3%。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理事長王健全指出,相對於國際以汽車為重,台灣特色是有超過1,400萬輛的機車,密度世界第一。另外,ICT產業是台灣強項的產業優勢,而且機車的換電模式在台灣獲得成功,這是其他國家都沒有的經驗,加上燃油車廠也已轉向發展,可以說是結合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優勢。

談及政府對於運具電動化的政策,王健全表示,現在國際跟地方都比中央政府腳步要快,政策上,有三件事可優先處理。第一是提高電動化的目標,2030年電動機車的新售比例應該至少超過50%,跟進國際水準。第二是政府以身作則,讓公務機車採購全面電動化。第三是加碼補助民眾購車,讓市占率可以提升,民眾及產業都會更有信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侯享/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