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美債殖利率跳水 行庫布局逆轉

【時報-台北電】國銀原本苦等10年期美債殖利率站上1.5~1.7%進場補貨,不料近兩周美債殖利率「大跳水」,最低甚至跌破1.2%,連1.1%都可能失守,使各大行庫布局大逆轉,「買債」變賣債,搶先實現獲利、能跑則跑,免得夜長夢多。

包括一銀、合庫、華銀、土銀、彰銀等大型行庫,最近都大賣美國政府公債實現獲利,其中以一銀所賣部位占比最高,由於一銀買進時點大部分在美國10年期政府公債處於1.5%、1.7%的水準,因此可實現獲利部位甚大,近幾周賣出的部位已約當其原有美國政府公債部位的九成,約賣出近6,000億美元。

合庫也賣出了約當1億美元的部位,占其持債比重的三分之一;華銀則賣出約當四成的美國政府公債部位;彰銀第二季買進不少債券,7月以來正好碰到這波美債殖利率大回檔,許多部位才持有不到一、二個月就馬上實現資本利得。

行庫主管指出,美債殖利率跌到讓行庫「跌破眼鏡」,主要應是Delta再次引發市場對寬鬆貨幣政策延續的預期,加上鮑爾日前的「鴿派」談話所致。

行庫所以不願意再等、趕快賣債,也是因為美國公債殖利率的走勢愈來愈詭異,利率一直在市場通膨預期和聯準會的信心喊話間拉鋸,誰也沒把握哪天公債利率又再度大反彈,所以能賣就賣,之後再找機會補貨,免得受到價損衝擊。

美國公債殖利率從去年的0.7%、0.8%,一路升到今年的高點1.7%、1.8%,因此今年初以來有進場買債的行庫,在這波殖利率降到1.2%之際,都大有實現獲利的機會;行庫指出,接下來如果要再進場加碼美國政府公債,會等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至少要升到1.5%以上才行動。

賣出美國政府公債部位的同時,行庫也不願完全「空手」,因此採取左手賣公債,右手進貨金融債券的策略。據了解,在加碼金融債券上,各大行庫採取策略不同,有些仍加碼美元計價的金融債,有些則買進人民幣或澳幣計價為主的金融債。

行庫主管說明,買進人民幣金融債券,主要是作為去化人民幣存款的資金去處,且人民幣金融債券收益率高於美元金融債券;澳幣也是一樣,目前澳幣10年期金融債券的收益率大約在2.3~2.5%,高於美國10年期金融債約1.8%的利率。(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朱漢崙/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