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分析技術 環污元兇都現形

環保署土污基管會執秘陳世偉講解同位素分析技術。(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過去幾乎抓不到的「含氯有機溶劑」排放兇手,今後將無所遁形!環保署與工研院合作建置「同位素分析技術」,可以準確從某污染區域中的數名嫌疑犯抓出真正犯案人,避免牽連無辜者。環保署20日表示,該技術更重要的是可協助判定污染整治責任要歸誰,節省了至少10倍以上的公帑支出。

台氯頭份場於民過94年被公告為氯乙烯污染場址,最近卻有附近民眾投訴井水有異味,經環保署以「同位素分析技術」檢測後,確認1公里外的井水遭台氯頭份場製造的氯乙烯污染,工廠也「只能認了」,乖乖付出污染整治費用。

含氯有機溶劑為良好的除脂物,過去普遍在工商行業中當做清除電器品油脂的化學溶劑,但部分已被環保署列為毒化物管制。環保署土污基管會執秘陳世偉20日在「穩定同位素分析 成為水土鑑識利器」記者會中指出,環保署過去抓到含氯有機溶劑的汙染場域後,通常只能知道是何種化學物質污染,但要追出由哪家工廠製造排放的卻很困難。

陳世偉接著說,穩定同位素分析技術就像「指紋鑑識」一樣,同位素並不會因時間或其它因素而衰敗,因此經過採樣比對並分析後,便可抓出造成環境污染的犯案元兇,成功應用在土壤及地下水環境的調查領域,協助釐清污染責任。

「以往常常無法確認兇手是誰,需由土污基管會介入整治,現在有了該技術,就可以請污染行為人全權處理。」土污基管會研究員兼組長陳以新說,以這項技術來辦理調查工作需耗費數十~百萬元,但只要認定了污染責任源,污染行為人就要付出千萬~數億元的費用來改善污染區域,公帑節省了至少10倍以上。

工研院表示,穩定同位素分析還可以應用在空氣污染分析上,也可以發展出更高竿的汙染洩漏年代判定,但後者開發門檻較高,台灣目前沒這項技術應用,工研院也尚在評估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