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新條款才能使用LINE? 使用者三招拿回隱私權

不能不同意的隱私權政策,引起許多使用者疑慮。(圖片來源/截自LINE官網)

近期許多LINE使用者們,陸續從手機通訊軟體LINE看到一個隱私權更新的通知,然而不按下同意按鈕,便沒有辦法繼續使用LINE。從不久前臉書劍橋分析事件Gmail爆開後門等新聞,許多使用者對於這樣的強制同意的通知,開始抱持許多安全上的疑慮,然而這一次LINE隱私權政策有甚麼需要留意之處,使用者能否拿回隱私的主控權?這些都需要仔細了解。

不同意新條款就不能使用LINE?

這幾天大家陸續收到的隱私權訊息,按下同意才可以繼續使用LINE,雖然許多應用程式都有這樣的機制,如果不同意就無法繼續使用,然而這樣強制同意的方式,不免引起許多民怨,不過LINE早在7月2日就預告過新的隱私權政策,也表示新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有疑慮,也可以在後續設定介面中,透過手動設定的方式關閉內容的提供。

可以在事後進入LINE的設定介面,把不想同意的部分取消。(製圖/蔡云瑄)

隱私權更新最大差異:增加搜集使用者資訊

其實單看LINE發送的同意通知,仔細閱讀會發現,使用者在LINE上的行為都會被LINE作為資料搜集用,這也是使用者疑慮最多的地方。但值得注意的部分是,如果使用者原本就是使用點對點加密(Letter Sealing)的聊天,也就是說只有你跟對方可以看得到,LINE其實是無法看到的,也不會因為這一次隱私權政策改變就能取得並利用這些資料。

LINE隱私權政策更新,主要蒐集的資訊包含:

(1)用戶與好友間通訊中的,包含貼圖、表情貼、特效及濾鏡;

(2)使用狀態,如通訊對象、通訊日期與時間、訊息是否已讀、資訊格式、使用收回訊息功能及點選網址。

(3)發布於「動態消息」的內容及周邊資訊。

(4)各類功能的使用情況,如LINE提供的瀏覽器、儲存與分享功能等。我們將使用的資訊,包含用戶於聊天室使用儲存、或分享等功能時的資訊格式。

(5)透過LINE點選網址的位置。例如,在LINE好友聊天室點選某網址,點選網址的「位置」就是該聊天室。

使用者用個資換來「免費軟體」

那為什麼這次LINE要如此大動作的更新隱私權政策呢?尤其針對增加搜集「使用者資訊」,除了LINE在官方部落格上提到是為了使用者的體驗、防範詐騙網址等,還有一點便是「為用戶呈現個人化內容及切身相關廣告」,雖說也是為了避免讓使用者看到和自己不相關的廣告,造成使用觀感不佳。

然而回到LINE的收入來源之一「廣告」,而且現在都強調精準的投放廣告,也即是針對不同使用者的需要,投放他們可能需要的廣告,讓廣告主可以藉由LINE上面的廣告,轉換獲得名氣,或是導向購買等。但如何「精準」的投放廣告,事前的資訊搜集就相當重要了,使用者們在LINE上面所做的網址點擊、貼圖使用等等,都會是LINE知道你的喜好的方式。

也即是,雖說LINE販售的是廣告,然而背後的珍貴的資產則是龐大的使用者資料。我們使用者便是靠提供自己的個人資料與使用偏好,來換取享受這些免費服務。事實上臉書、谷歌基本上的目的都非常相似,但現在的軟體上的保護,是否會造成隱私權漏洞,或是被不法人士惡意使用,雖說法律有保障我們的隱私權,但每個人所在意的隱私或有不同,在使用這些免費軟體時,要如何保障自己的資訊,與企業一起創造雙贏,便是現在免費服務的課題。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