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受疫情衝擊,為何外國人卻被紓困「例外」?

作者:佐藤峻/日本人的台灣創業紀錄

大家好!我是在台灣創業,經營數位行銷公司 applemint 的代表佐藤(Leo Sato)。

目前,COVID-19 正在台灣蔓延,其影響也衝擊著在台日商和日本人族群。日前因為日本政府提供部分疫苗給台灣,不少台灣主流媒體、政治人物們紛紛以「感謝日本」的角度評論此事;然而,我認為在台日商或日本人的真實聲音,卻很少能夠傳到大家的耳朵裡。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日本人(和其他外國人)在台灣大都屬於「少數族群」。當日本疫情擴大的時候,有許多生活在日本的台灣人受到影響,但如果你問我他們的心聲是否能傳到多數日本人那裡,我想可能同樣不會。這是一樣的道理。

我最近和 5、6 個日本朋友聊天,大家都說對日本政府感到失望、甚至絕望,所以我想生活在日本的台灣人,可能也有同樣的心情(苦笑)——但他們卻不太敢這麼說,不是嗎?

因此,今天並不是想談論哪個國家更好或更壞,這只是身為少數者的特質。

在這次的文章中,我想聊聊一些無法傳遞出去的訊息,包含在台灣的一些日本人和日本公司如何受到 COVID-19 疫情的影響,日本公司在應對 COVID-19 方面做了什麼,以及他們的想法。

我也很感謝在台灣能有這樣的言論自由,可以公開談論這件事,並希望與你一起分享許多在台日商和日本人的真實感受。

疫情對台商、外商的衝擊,並無差別

目前台灣和許多國家一樣,以有條件封城(三級警戒)的方式因應逐漸擴大的疫情,因此不論是台灣公司或在台外商,紛紛被迫改變其工作方式。這對有實體店面的商家、中小企業來說,更是特別辛苦。

尤其是,近年來有許多日本餐廳、咖啡館和服務行業,紛紛擴展到台灣。他們在這波疫情當中,自然也受到很大的衝擊——其中一些公司,在台灣已擁有幾十家實體店面。許多店面自 5 月中旬以來一直在暫停營業或緊縮勞動力,並讓大多數員工休息。

而據我所知,幾乎所有的日本公司,都會保障員工 5 月的工資。

當然,能做的事情畢竟是有限的,一些在 6 月份仍無法營業的日商企業,正在考慮削減部分工資。但我相信就算 6 月、7 月仍全月停業,他們還是會保障一部分的薪水。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公司理所當然的責任,但要保證無法產生產值的員工薪資,對企業來說並不容易——因為很現實的,沒有開工就沒有收入。事實上,如果你在台灣的 Google Trend 上搜尋 「無薪假」,你會發現自 5 月中旬以來,其搜尋量急劇上升。而當很多台灣企業在考慮 5 月放無薪假的時候,我所知的絕大多數日商,至少還是保障 5 月的薪水。

為什麼許多日商在停業的狀況下,仍願意給員工薪資?這是因為很多人認為「是台灣讓日本人在這裡工作」,因此非常遵守法律、並且尊重員工的立場。(雖然我也知道有少數例外的驕傲日商或日本人存在⋯⋯)

總歸來說,疫情和封城措施,對在台日商、外商的衝擊是一樣的。希望台灣的政府和人民能夠先理解這一點,我們才好繼續討論下去:

外商、外國人被台灣紓困「例外」了?

隨著台灣疫情擴大,在台日商人力仲介公司、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公司等,均已開始舉行有關薪資、停業、補助與在家工作法規的研討會。

此外,許多公司也積極導入遠距工作。我們公司就於 5 月 13 日起開始遠距工作,迄今已一個月都沒有和員工見面。許多日本公司,正試圖以自己的方式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

然而在同時間,一些日本公司也開始對台灣政府的紓困規劃有所疑問:

按照台灣直至 6 月 18 日前的紓困方案,絕大多數外國人都是沒有資格獲得補助的。不論是針對勞動者本身的「勞工生活補貼」、或是以企業為對象的「營業衝擊補貼」,其對象都限「中華民國國民」或以「本國全職員工數」計算——換言之,外國人在台灣工作、和台灣人一樣繳稅,也同樣受到疫情影響,卻無法得到相同的補助,也無法被其雇主(無論是台商或外商)列入申請補助的基數。

事實上,這並非台灣第一次把在台外國人排除在補助的對象之外。好比去年的「三倍劵」就是如此,一開始,任何在台外國人都拿不到三倍劵,後來才改為開放擁有永久居留權的外國人領取。

尤其,我前幾天剛剛報完稅,交了稅後,卻聽到外國人、外商不是台灣政府紓困的對象,坦白說心裡面有點不是滋味。同一天,當我經過一間日本人經營的日本料理店時,心裡也想著:這些人應該也都跟我一樣,遵守著台灣法律、按時繳稅,不過卻因為是「外國人」而沒有資格拿到補助,未免太不合理。

直至本文截稿前的 2021 年 6 月 17 日,我才發現台灣媒體報導勞動部釋出最新方案,在「安心上工計畫」中讓「外國人也能領」。很高興台灣政府終於注意到這一塊,然而坦白說,疫情擴大、封城措施等並非直至 6 月 18 日起才衝擊所有在台外國人、在台外商。同時目前除「安心上工計畫」外,仍尚未見到其他的補助對象將外商、在台外國人囊括在內。

我知道,當我說這樣的話時,有些人可能會說:「這不是給你了嗎?」、「不高興就滾回去日本!」或者「外國人的薪資高(台灣)這麼多,所以閉嘴。」這就是我一開始說的,少數族群很難表達自己的意見——我也相信此時此刻,許多在日本生活的台灣人同樣正苦苦忍耐著。

但是,我曾聽說台灣政府想吸引國外的優秀人才,所以這次才會作為一個外國人,發自內心提出這個疑問。

我相信台灣政府先前幾乎「完全不補助外國人」,應該有其考量。但也希望政府至少能夠給個公開的說法,為何對在台外國人、外商有著差別待遇,好讓大家能夠理解。

但說實話,我們都很感謝台灣,因為看看日本(苦笑)

我相信許多台灣人,可能無法理解、或完全不知道我前面所提到,在台灣的日本人們,對台灣的紓困方案有些什麼看法——因為身為少數,我們的聲音不太容易被聽見。

但同時也要說,雖然許多日本人對台灣政府的紓困規劃有疑問,不過很多在台灣的日本人,對台灣仍然是很感謝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有日本(政府)這個比較對象——每次看到日本新聞的時候,我們對日本政府的措施經常感到更多的疑問和失望;所以與日本相比,台灣能夠在過去一年內控制住感染並讓我們能正常工作,著實已經是一個奇蹟。

事實上,當我看到關於日本各種活動受到限制的報導時,我自己也為生活在台灣而感到非常自豪。台灣儘管現在疫情出現破口,但過去一年多以來,對 COVID-19 的成功控制,已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相信在未來,台灣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的關注。

我也認為,台灣對許多外國人來說,仍是一個非常舒適、友善的國家。

因此,這次提出這些疑慮,最終目的還是希望能幫助台灣注意部分問題,好吸引更多優秀的外國人來台灣,我也希望這篇專欄文章,能幫助你思考、關心「少數外國人」所面對的問題。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在台日本人的心聲:同樣受到疫情衝擊,為何我們卻被紓困「例外」了?》,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因疫情而改變的日本,與沒有改變的台灣
日商為何紛紛來台發展?許多日本老闆不會告訴你的真相──而這也是他們失敗的原因

作者簡介:

佐藤峻(Leo Sato) 畢業於國際基督教大學(ICU)/ 政大商學院碩士,2017 年在台灣創立了 applemint 數位行銷公司。 從外部投資 0 、客戶 0 、人脈 0 ,毫無資源的狀態開始,三年業績成長了 3000% 。2019 年協助來自日本的品牌 KARADA factory 創造在台 7 年來最高利潤。在沒有母公司支持、沒有客戶介紹、沒有參加任何研討會、更沒有出資為公司打廣告的前提下就獲得日、台超過 40 間企業的數位行銷代理機會。公司唯一的廣告宣傳花費用在實習生招募與新人數位廣告訓練,且僅僅 8 萬日圓。即便如此,依舊實現了與日、台 40 間以上企業的廣告投放與數位行銷合作,正在台灣親身實踐「築夢踏實的人生」。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