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賴祥蔚/大數據的新商機與國安危機

大數據在台灣已經成為一門流行的學問,不少政府首長都強調決策會參考大數據,很多行業趕流行,也說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結合了大數據,不過細看內容,往往只是有數據分析而已,不是真正的大數據。

大數據的面向很多,最主要是要全面了解使用者的「足跡」,從早期的上過什麼網、查了什麼詞,到後來試著進一步整合手機定位以及電子商務,最高目標是完全掌握使用者的行為。

大數據的面向之一是網路的社群口碑,也有人稱之為網路聲量,國外通常稱之為社群傾聽(social listening)。台灣做社群傾聽的業者不少,主要服務內容包括針對網路上的即時新聞進行監測、追蹤網路上正面及負面評論的發展趨勢、以及比較相關競爭品牌之間的消長。

過去做社群傾聽或網路聲量,很少結合使用者的偏好。舉例來說,業者可以監測蔡英文總統、柯文哲市長或是侯友宜的最新報導、了解他們在網路上被討論的情況、以及知道跟競爭對手之間的消長,但是很少進一步結合網路上這些討論者的「足跡」。

這個情況最近有了改變。意藍科技原本已有OpView進行社群傾聽的分析,現在又推出了PeopleView的服務,藉由跟許多重要網站合作,把原本對於opinion的社群傾聽分析,進一步結合對於people的網路足跡分析。

過去分析的是最新的新聞、網路上有誰在討論、怎麼討論,如今藉由主要網站的提供資訊,還可以知道這些討論者的網路瀏覽行為與興趣,這裡面蘊含了驚人的商機,值得台灣各行各業都來取經。

除了商機,社群傾聽也有危機,包括個人層面的隱私危機,以及國家層面的安全危機。

現在的社群傾聽結合了網路足跡,基本上不會進行個人身分的辨識,所以不會有隱私問題。網友如果不放心,可以透過ios的私密瀏覽或是安卓的無痕模式上網,甚至可以進一步取消手機的廣告設定,消除自己的網路足跡。

比較麻煩的是國安危機,這就是國外正在熱烈討論、牽動上一屆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假帳號問題。

假帳號影響輿論不是新聞,意藍科技的董事總經理楊立偉博士日前接受News98「民意新連線」節目訪問就指出,透過帳號成立的時間、發文是否不一致,可以揪出六、七成假帳號。

不過在此同時,機器學習的科技也在進步。楊立偉博士指出,如果長期養帳號,為每個帳號設定好固定的人口變項以及行為模式,然後再透過vpn(虛擬私人網路)來隱藏真實的上網地點,這種假帳號的辨識難度就提高很多。有心機構只要長期養幾千個、甚至幾萬個假帳號,就有機會技巧性地影響網路輿情,進而影響政府的決策。

包括台灣在內,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大數據的同時,不只要積極探求真實的民意、挖掘潛在的商機,更要結合最尖端的人才,趁早思考怎麼化解潛在的危機。

●作者:賴祥蔚/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報導

名家論壇》江雅綺/太平雲梯與寶可夢燈會數位小兵立大功
名家論壇》王時齊/北農事件中真正神隱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