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奕軍專欄-世界咖啡館系列二】從「世界咖啡館」發現「梅迪奇效應」
「世界咖啡館」是種鼓勵參與者聚集跨界交流、針對議題進行匯談以尋求解方的創意活動,藉由引導者輔助,輪替分組深度討論、分享成果,對於在短時間內分析問題與解決困境之初階效果甚佳,並且在刻意設計下,能在交流異見同時保持良好氣氛。
論及「世界咖啡館」(The World Café)(註),不免讓人回想起近二十年受到關注,曾經蔚為風潮的「梅迪奇效應」。
梅迪奇效應影響「文藝復興」
在十五世紀的義大利佛羅倫斯(Florence),以經營銀行為主業、富可敵國的梅迪奇家族(Medici),出錢出力聚集當時科學家、哲學家、金融家、建築師、藝術家、作家、詩人、畫家、學者等各界精英,刻意打破不同文化藩籬,讓他們在跨界的共同平台熱烈交流、彼此碰撞,激發強烈迴響,甚至引爆充滿創新觀念的天地,對後世藝術、科學、哲學、商業、政治等領域影響深遠,被認為是「文藝復興」(The Renaissance)興起的要素。
這種「當多元的文化、專長和知識在一處交流融合,常會引爆突破性的創新發展。」之現象,在2004年被一名哈佛商研所畢業的年輕創業者法蘭斯.約翰森(Frans Johansson)發現分析歸納,稱之為「梅迪奇效應」(Medici Effect),約翰森將洞見與案例撰述成書,名為《梅迪奇效應》(The Medici Effect),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迅即以十八種語言暢銷全球。
約翰森在《梅迪奇效應》序言指出該書要旨,「你踏進不同領域、科目或者文化的交會點(Intersection,書譯為異場域碰撞點)碰撞時,可以結合現有觀念,形成大量傑出的新構想。我把這種現象叫做梅迪奇效應,是出自十五世紀義大利創意勃發的時期。」
約翰森本人似乎就是「梅迪奇效應」多元交會的結晶,從小成長於瑞典,父親是瑞典人,母親是有印地安血統的非洲裔美國人,大學在美國布朗大學主修環境科學、創辦校園刊物,研究所畢業於哈佛商學院,在《梅迪奇效應》出版之前曾經創辦兩家公司。
約翰森認為,一般思維模式常侷限在相同領域,如此往往想出的是「方向性的觀念」,難免想法接近、角度相似,然而「跨領域觀念」鼓勵跳脫框架與跨界高度聯想,卻更可能打造突破性創新。
例如達爾文(Charles Darwin)在1831年開始搭乘小獵犬號環遊世界五年,1835年於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 Islands)紀錄到一些特殊鳥類分布,許多看似同類的鳥,在不同的小島卻有長短寬扁等不同形狀的鳥嘴。達爾文請教的權威鳥類專家對此只想到依據專業進行分類,但是非此專業的達爾文卻認為這些看來有點不同的鳥可能是同種鳥類由南美洲遷移到不同島嶼,在環境長期影響下發生變異。此創見後來成為「演化論」的基礎。
梅迪奇效應的實驗場域
然而多元碰撞環境可遇難求,約翰森建議不妨反求諸己,培養三個習慣,以便創造屬於自己的「梅迪奇效應」,例如:其一,廣泛交流:尤其和不同背景文化的朋友交流,其觀點利於讓我們跳脫思考框架,同時可能帶來意外的機會;其二,多元自習:重視自學與博學,培養多元興趣,大量吸收知識,即使跟事業或目標無關也可能激發意外靈感;其三,保持玩心:玩心反映好奇心,好奇心是探索與創新的重要來源,是自學者主要動力。
約翰森在《梅迪奇效應》終章也提醒勇於付諸行動的重要性:其一,前途就在碰撞的交會點(Intersection),要親自找路走進去;其二,我們發現的創見多半出乎預料,偶發的談話、會議和計劃都會以奇特而有趣的方式交匯,創造新關係;其三,交會點不明顯但有邏輯可循,值得親自體驗學習,形成屬於自己的道理;最終提醒,多元學門與文化整合速度愈來愈快,發生頻率愈來愈高,異見自然會愈來愈多,不要懼怕被異見絆倒,才能躍進。
除了前述為自己培養習慣,善用「世界咖啡館」也有助於創造多元意見碰撞的交會點(Intersection),例如參與者共聚一堂,即使「同溫層」也很難有完全一致的見解,雖然如此,這可正是廣泛交流、意外收穫的機會;在分組匯談交流過程中,正可以刺激自學與博學;而「世界咖啡館」所刻意設計的輕鬆有趣討論環境,正符合保持玩心、滿足好奇的概念,同時減少意見交流甚至對陣過程之緊張焦慮。
「世界咖啡館」鼓勵原本陌生的參與者大方伸出雙手相互介紹,捕捉交流時偶然爆出的創見,並且在「交會點」勇於接受異見,建立自己的邏輯。「世界咖啡館」猶如「梅迪奇效應」的實驗場域,行動與概念有許多相互輝映之處,其潛力值得我們在實踐中親自體會。
(註)參考文章:
【吳奕軍專欄-世界咖啡館系列一】談笑間共創集體智慧:「世界咖啡館」模式與原則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