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念真一句「妳乾脆自己當導演」還給資金,讓她靠著電影走向遠方…《本日公休》傅天余現在回家說故事

導演傅天余踏入電影業多年,她從寫作開始,形塑出具畫面感、鏡頭感的文字風格。從劇本作家到片場場記,又從片場場記到電影導演,傅天余的身分不斷變換,但終究回到她初識人性的起點說故事,那間母親經營的傳統理髮廳。

「我去過北極圈拍片,跟日本人、瑞典人等等也都合作過。」導演傅天余總是清湯掛麵的模樣,她臉上帶著一抹幽幽微笑,輕輕巧巧地說著她的經歷。49歲的她看起來甚是年輕,但其實從她2009年拍攝第一部劇情長片《帶我去遠方》至今,傅天余一拍將近15年,早就不是什麼新銳導演。

這像是一場旅程,她該去的地方都去過了,拍攝《我的蛋男情人》,甚至遠赴北歐,踏入北極圈。無論是何處,抽象的「遠方」,對傅天余來說一直有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所以她靠拍片,一次又一次把自己帶往好多很遠的地方。

不再嚮往遠方

拍出自家理髮廳的故事

然而,眼前的她,這次卻沒有想再談遠方了。「我走遍全世界後,才發現,最珍貴的東西其實就在我身邊。」她輕笑,「台灣最美的是人情。」這句老掉牙的話,對傅天余來說,「其實就是最珍貴的,就在我『來自』的地方。」

傅天余的新作品《本日公休》,拍的就是她和母親親身經歷的家庭故事。傅天余的媽媽阿蕊,這輩子都在幹家庭理髮這活,她從小也在母親的理髮廳成長。在《本日公休》中,陸小芬飾演媽媽,劇情淡淡地走,但卻不斷累積著平實的溫清,劇情、演員演技雙重發酵,《本日公休》上映至今將滿一個月,票房已突破1300萬元。

其實,傅天余年輕時對傳統理髮廳並沒有太多的情感共鳴,也感受不到傳統理髮的魅力。她記得,媽媽的理髮廳旁當時開了一家連鎖的時髦髮廊,傅天余就不再讓老媽剪髮,叛逆地跑到隔壁髮廊報到,追求新潮髮型。

但年近半百,傅天余終於注意到母親最平凡也最溫暖的生活方式。理髮廳雖然很小,「在我眼前的就像個人生的舞台,這個舞台劇會有不同的角色一直進來,我常躲在旁邊聽著故事,觀察著他們的表情。」但有時候,初心很容易被遺忘。

傅天余記得,3年前,老媽竟然決定千里迢迢到客人家剪髮,「有需要嗎?這能賺多少錢?」但她媽媽卻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老客人年紀大了沒辦法過來剪頭髮,還是要服務啊,我很盡心盡責,該做的都要做好。」

對阿蕊來說,開理髮廳這麼多年,早就有些超越「錢」的情分。她談到自己的職業帶感地說,「有一位老顧客,身體不太好,卻突然跑來說要染頭髮。」老伯伯已經80幾歲了,太太都離世很多年,「我問原因,才知道,他夢到老婆認不出他。」為了與太太相認,老伯伯要染髮年輕一些。

聽到媽媽講的這些故事,追求「遠方」的傅天余,才赫然發現,這間門口掛著三色旋轉燈,店內擺設著老式理髮椅與磁磚流理台,使用傳統樣式梳子與剃刀等理髮工具的家庭理髮廳,或許正是最好的題材,也是她與創作、和故事結緣最重要的場域。

電影中有一幕,大女兒阿欣在駕訓班學開車,手眼卻難以協調,但一句意味深長的台詞卻驟然出現:「直直開,人生直直開就會順了!」傅天余的母親就是「直直開」,幫老伯伯從年輕剪髮剪到老,陪伴了所有老顧客,但即使過去沒意識到,傅天余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

「老理髮廳」啟蒙了傅天余對故事的熱情,她也一路往創作這條路直直開。

文筆富有畫面感

獲吳念真拉拔踏入電影業

傅天余並不是從小就想當導演,而是因為喜歡寫作,開始嘗試投稿,並獲得了時報文學獎與中央日報文學獎。她說,「得獎後,開始有人跟我說我的小說很有畫面感,鼓勵我可以多寫劇本。」一開始,她也不確定寫劇本該往哪邊發展,但是透過投稿的方式,她獲得了優良電影劇本獎,這些鼓勵,讓她開始相信自己可以寫劇本。

大四那年,傅天余報名了導演吳念真開設的編劇班,因而與吳念真相熟。吳念真是1980年代台灣新浪潮電影運動的推手之一,擔任過作家、編劇、導演、演員、主持人和作詞人,更是台灣首位三金(金馬獎、金曲獎、金鐘獎)滿貫得主。吳念真回憶與傅天余的初識曾言:「在編劇班時我就發現她文筆很好,對電影也很有興趣。」因此,在課程過後,傅天余得到了到片場擔任場記的機會,自此踏入電影業。

會成為「導演」,不是因為什麼雄心壯志,傅天余只是在意,她寫的劇本,常被其他導演詮釋成別的模樣。吳念真告訴她:「妳乾脆自己來當導演。」甚至奉上資金。從此,她就靠著電影一路走到遠方,再一路走回家。

她並不是那種充滿「潔癖」的創作者,也不自詡為藝術家。許多導演不願拍攝商業電影,認為配合業主、只為票房考量而拍片,會阻礙他們對於作品的發揮。但傅天余笑說,她並不排斥拍商業電影,每個困難,對她來說都是學習的機會。

回顧直直開人生

形塑自我的竟是平凡的日常

「更重要的是將每一件事做好!」她笑說。就像她母親那樣,好好剪好每一顆頭,她則好好拍完每部電影,傅天余記得,當她聽到母親和老伯伯的故事時,「我非常的感動。或許,不管是導演、剪輯師,或各行各業的專家,這就是做事情最基本的態度。」

回顧母親和自己「直直開」的人生道路,一切看似平常的事情,裡頭竟然蘊藏著許多難以想像的感動與力量。

「這些平凡日常的感動,可能是一個理髮阿姨在剪頭髮時聽著客人的心事,給予他們心理上的支持;也可能是一個醫生在治療病人時展現出的同理心和關懷;又或者是一個早餐店賣麵的老闆,在熱騰騰的麵條上加上自己的用心,讓顧客感受到家的溫馨。」她輕笑,她回家了,而那個家,讓她終於體會自己來自哪裡,有時候,家可能比遠方更有魅力。

傅天余回到當初開啟她創作生涯的起點,那個理髮廳,和在裡頭剪髮一輩子的那個女人阿蕊、那些顧客,都是故事。如今,她終於有機會將這些故事轉化為電影,讓更多的人看到、聽到、感受到。


更多今周刊文章
父母資助孩子買房,最怕被國稅局抓到!資深代書教你一招合法節稅「花30元,省下贈與稅5.6萬元」
聰明人50至55歲即懂得捨下穩定的工作...陳文茜看死亡:我們都鬥不過死神,但我可以先不理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