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泰團隊「有機強放光」突破千奈米 世界新紀錄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台北7日電)台大化學系教授周必泰團隊再次打破該團隊保有的「有機強放光」世界紀錄,一口氣從840奈米突破到1000奈米。國科會說明,此成果未來可望應用於即時生醫影像、生化感測解析或提高光纖科技效能。該研究成果已在今年10月刊登於國際期刊「自然光電」。

國科會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於國科會攻頂計畫支持下,周必泰研究團隊成功再次突破該團隊本身保持的「有機強放光」世界紀錄,從原先在2020年發表的840奈米紀錄,一口氣提高到1000奈米。

國科會說明,此次成果未來有望應用在即時生醫影像、生化感測解析,成為穿載式生醫檢測的利器,同時也能降低資訊傳遞吸收的損失,能提升光纖科技的效能,是未來生醫及通訊科技突破性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石。

國科會表示,周必泰研究團隊與清華大學教授季昀、海洋大學教授洪文誼及國家同步輻射中心的博士莊偉綜合作,利用鉑金屬錯合物配位基分子更加平面化,並將有機化合物中的氫原子「氘化」,在分子放光原理及設計上做出國際性貢獻。

國科會表示,近紅外光(NIR)波長在1000奈米至1700奈米範圍,俗稱「紅外二區」,在生醫領域,其能穿過皮膚組織及血管,進行深層成像檢測或啟動藥物作用,也是重要可穿戴式生醫產品如血氧計、光療貼片等的主要光源。

也因該範圍的近紅外光吸收損失少,也成為應用於光纖科技資訊傳遞上的重要波長範圍。國科會說,目前此區域的放光材料,主要為半導體基材以及鑭系金屬相關螢光粉,但因其物理性質導致應用有所限制,不利生醫及光電長遠發展。

國科會表示,據周必泰研究團隊設計而合成製出的電致發光元件(OLED),其放光波長已達1000奈米,內部量子產率達21%、外部4.2%,目前都已達到世界紀錄。(編輯:楊凱翔)11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