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賽療法! 糞便移植 恢復腸道好菌叢

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執行長吳登強,與民眾分享「呷賽」也能治病!(記者陸瓊娟翻攝)
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執行長吳登強,與民眾分享「呷賽」也能治病!(記者陸瓊娟翻攝)

記者陸瓊娟∕岡山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執行長吳登強1日在「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醫療講座中打頭陣,與民眾分享「哇塞!大便變黃金!『呷賽』也能治病!」一起了解糞便與健康的微妙關係。

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執行長吳登強表示,別以為糞便一無是處,糞便除了可以反映出人體的健康狀況,糞便中的微菌叢如今已成為治病利器!現代許多人會透過補充益生菌維持腸道健康,許多研究也發現眾多疾病與腸道微菌叢的多樣性和平衡有關,如急性腸胃炎、偽膜性腸炎、代謝症候群、肥胖、巴金森氏症和自閉症等,顯示腸道微菌叢在這些疾病中扮演相當重要且關鍵的角色。

其中困難梭狀桿菌本為健康人的腸道共生菌,當患者因病接受了抗生素治療後,導致原本腸道內制衡困難梭狀桿菌的其他微生物減少,引起腸道菌失衡,加上患者免疫力較弱,困難梭狀桿菌因而致病。困難梭狀桿菌可能引起嚴重腹瀉、發燒及腹痛等症狀,使得患者更加衰弱,形成惡性循環。困難梭狀桿菌在1萬名病人中,每天都有1.1~7.3人會發生,但若不幸感染,復發率達2~6成,而患者住院死亡率也有25%。

吳登強執行長指出,「呷賽」治療法~腸道微菌叢植入治療,是一種直接改變腸道微生物群,使其菌群正常化並獲得治療益處的方法。過去認為食用益生菌就能使腸道好菌增長,但益生菌僅能補充的種類與數量甚少,糞便內的細菌量高達10的12次方,以糞便移植方式能更有效將腸道內的菌叢恢復。

在台灣腸道微菌叢植入術已通過特管辦法,可從腸道健康狀態良好、篩檢合格的人取得糞便,經稀釋與濾出雜質,透過大腸鏡經大腸植入腸道或經鼻胃管、胃鏡由上消化道植入腸道植入患者體內的微菌叢,只要糞便中的好菌活下來並在患者腸道中共生,困難梭狀桿菌就會被排除,病情就能痊癒,現階段國內的受贈者較能接受親人捐贈。在未來的治療趨勢,期待針對不同患者與病症進行個人化精準化的腸道微菌叢植入治療,準確對策下藥,以達最佳療效。